《信息获取与管理》第1课时教学案例
2015-09-10倪尔会
倪尔会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信息获取与管理”中的第1课,教材的内容主要从操作层面完成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本节课内容比较实用,也比较重要,因为信息获取是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如果学生能养成良好的搜集信息的习惯,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今后的学习也会大有益处。
●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在网络中查找信息的能力,但搜索方法单一,搜索效率不高,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搜集到的有效信息不多。
● 教学目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xxjyxxjy201522xxjy20152208-1-l.jpg)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信息需求是获取信息的前提,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总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并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点,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并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熟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和途径。②能根据需要确定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途径获取信息,并能够甄别信息。③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深入开展网络合作与交流,拓展学习空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将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进行衔接,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②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增强技术应用中的责任感,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养成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③能综合多种因素来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可靠信息的习惯。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信息。
难点:全文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提炼技巧。
●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几张色彩丰富的皖南乡村风景图片,并配上优美的轻音乐。
师:秋天的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十一长假马上到了,你们计划好去哪儿玩了吗?
学生立马兴奋起来了。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皖南乡村图片,老师计划十一假期自驾游,你能帮老师做个出行计划吗?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生:问旅行社、问做导游的朋友、上网查……
师:我们现在用什么途径最好、最方便?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xxjyxxjy201522xxjy20152208-2-l.jpg)
学生齐声说上网。
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快速查询信息。我们先分析一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如下(如图1)。
第一步:定位信息需求(需获取怎样的信息)——时间、地点、出行方式(十一假期、皖南乡村、自驾)。
第二步:选择信息来源(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问旅行社、问做导游的朋友、上网查……(感官获取、工具获取、文献检索、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络、调查研究等方式)
第三步: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并获取信息——上网搜索。
第四步:评价信息(获取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
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应用的今天,大家已经养成了有问题找“度娘”的习惯,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度娘”那么学识渊博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3.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和目录搜索。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xxjyxxjy201522xxjy20152208-3-l.jpg)
全文搜索的工作原理:①抓取网页。每个独立的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网页抓取程序爬虫(spider)。爬虫会顺着网页中的超链接,从这个网站爬到另一个网站,通过超链接分析连续访问抓取更多网页。被抓取的网页称之为网页快照。由于互联网中超链接的应用很普遍,理论上,从一定范围的网页出发,就能搜集到绝大多数的网页。②处理网页。搜索引擎抓到网页后,还要做大量的预处理工作,才能提供检索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取关键词,建立索引和索引库。其他还包括去除重复网页,分词(中文),判断网页类型,分析超链接,计算网页的重要度、丰富度等。③提供检索服务。用户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引擎从索引数据库中找到匹配该关键词的网页;为了便于用户判断,除了网页标题和URL外,还会提供一段来自网页的摘要以及其他信息(如图2)。
全文搜索引擎的搜索对象是因特网上能够访问的网页,也称网页搜索引擎。目前常用的全文搜索引擎有:
百度 http://www.baidu.com
必应 http://cn.bing.com
好搜 http://www.haosou.com
搜狗 http://www.sogou.com
在使用全文搜索引擎时,应该先确定所找信息中的关键词,以便快速地搜索到所需信息。
4.课堂实践
活动一:分别打开“百度”和“必应”搜索引擎,查找有关“手机有哪些污染”“有机污染”的信息,观察搜索结果与期望结果是否一致;关键词不同,搜索结果是不是也不相同。
活动二:在关键词中运用空格和半角双引号,分别搜索有关“手机污染”的信息。空格和双引号有什么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得出结论并填写下表。
5.深层思考、讨论思考
①分别在百度和必应中使用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你发现了什么?
不同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也不同。在因特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功能、侧重点及排序算法各不相同,从而导致搜索到的网页往往不尽相同。大型搜索引擎的数据库储存了因特网上几亿到几十亿的网页索引,数据量达到几千吉字节,甚至几万吉字节。即便如此,这也只占因特网上普通网页的30%,而不同搜索引擎之间的网页重叠率一般在70%以下,所以,我们应根据需要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来搜索不同的内容。
②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是否意味着该搜索引擎的搜索效率就越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xxjyxxjy201522xxjy20152208-4-l.jpg)
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并不意味着搜索效率就越高。由于各种搜索引擎使用自动搜索和标引技术还不够智能,检索结果常会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所以,搜索数量不代表搜索质量。
6.知识拓展:搜索技巧
①关键词提炼。
例1:眼皮上落着一只苍蝇 谜底
例2:下水道 盖子 圆的 回答
②细化搜索条件。
例:数码相机 使用指南
③用好逻辑命令(如下页图3)。
④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用于精确匹配,如果输入的查询词很长,百度经过分析后,可能给出拆分的查询词。如果想要不拆分查询,就可以给内容加上双引号强制搜索,在搜索诗句、名言警句等时格外有效。
7.目录搜索
目录搜索引擎,顾名思义就是将网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相应的目录中,如新闻、娱乐、科技、财经、教育等。
Hao123和搜狐目录分类都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目录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完全依赖于手工操作,用户提交网站后,目录编辑人员要浏览你的网站,然后根据一套自定的评判标准甚至编辑人员的主观印象,决定是否接纳你的网站。
8.两种查询方式的对比(如图4)
9.应用练习
学生制作一份十一期间去皖南乡村自驾游的出行计划。
10.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说说计划,点评后并评出最佳出行计划。
师:在刚才的应用练习中,各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并给出方案,十一假期老师就要带着你们的最佳方案去检测一下。十一假期你也可以回家为你的父母安排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11.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在获取信息之前一定要先明确你的信息需求,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全文搜索时,关键词提取要准确、简明扼要;在目录搜索时,要对查找的信息进行准确归类,否则难以查找到需要的信息。我们还要清楚,因特网不是我们唯一获取信息的途径。
● 教学反思
本课上课时刚好要迎接十一长假,所以实例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形成学习动机,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从学生反应来看,效果很好,导入很成功。最后,再次引用该实例,让学生学以致用。
选用不同关键词搜索的课堂实践,学生做得很好,基本上能总结到点上,但在应用练习中,大部分只找了一个景点的路线、门票、吃住等信息,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安排,也没有考虑到天气和交通的因素,这和他们的年龄有关,以后的教学要慢慢加以引导。
本课在设计时,尽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和应用练习,学生信息搜索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点评
本节教学内容是信息的获取,也是初中教学的基础环节,只有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才能让后续的信息加工和应用更加高效,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但是如何在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
本文是一个成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作者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搜索能力,设计了一个凸显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案,在遵循课标要求和提高学生搜索能力两方面达到很好的统一。文章看似教学实录,实则渗透着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等思想。本节课在设计时先用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接着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接着拓展了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原因,知识点连贯顺畅。教学还安排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但对于关键词的选择,讲解还不够深,不够细,有待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