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重在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5-09-10刘根民张文芳
刘根民 张文芳
摘 要: 班主任应该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引导鼓励学习的同时为中学生排除形形色色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困扰的内心矛盾,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根据中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有效教育疏导每一个学生,帮助其调整好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在较好地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积极把握自己的前途。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班主任工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融合于日常班主任工作中的持久的爱心工程,需要班主任以强烈的爱心和高度责任感顺利完成这一神圣使命,任何应付和疏忽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需要高度重视。中学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由于中学生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中的复杂性。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对于中学生一生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比学业成功来说更重要,对以后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更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因为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所以往往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如他们有时反抗是在向别人表明自己是独立的,或者需要掩饰自己的软弱。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形成,自尊心越来越强,渴望得到理解宽容,追求轻松、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他们害怕老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老师居高临下地训斥与批评。由于中学生在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易偏执,对于发生的误解和不愉快,由于认知不全,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因而带来情绪上的固执性。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一时期,中学生性心理也在发展,性的发育导致性别意识、性意识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他们容易出现幼稚型情感冲动,如对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有机会接触异性,或在各种场合想办法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力。
二、各种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应解决办法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业情况,即使中学阶段仍然为形形色色的问题所困扰,咨询最多的问题是孩子怎样才能主动学习,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或存在某科特差或不会学或不想学、不知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学习成绩提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孩子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心态决定结果,中学生多出现心理浮躁,或力不从心,易自卑,情绪多焦虑。易浮躁类学生的基础都不错,但情绪化严重,学习态度受情绪左右,学习上时而没有信心、时而对前途担心,时而信心十足等。班主任要根据现有成绩基础制定合理的目标,客观辅助学生成长,但不至于丧失信心。有些学生总是在自己吓唬自己,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对学习的担心和焦虑中,导致学习状态不佳,自我管理能力差,过分任性放纵。有的学生平时不抓紧时光,荒废多,导致基础差,对他们千万不能放弃,否则会成为家庭社会的包袱。对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关怀、尊重,让他们喜欢这个集体,感觉这个集体很温暖。具体是发挥他们的优点,如对爱帮助别人、会动手制作的,鼓励他们选择爱学的学科或特长,并且一定要坚持。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间存在差距是难免的。向学生灌输制订计划的重要性和制订计划的方法。让学生制定一个总的学习计划和阶段性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逐个攻破知识点,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中学生有很多人提到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下去,许多学生觉得很疲惫。尽管学校和老师们一再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但事实上仍有学生在打疲劳战。“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是为了保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成绩好,而是重在方法和效果。有一小部分中学生义无反顾地早恋,这种现象是可怕的,一旦促成就会一意孤行,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是尊重,不予说破,从学业角度严要求、勤落实,用作业挤满时间,用学科魅力吸引学生。只要学习欲望还有,随着认知、情感的成熟自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三、有效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对于中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以极大的热情和爱心及时给予帮助。通过鼓励使其保持平常心态,告诉他们如果合理高效地利用考试前剩下的时间,跟上老师的进度安排,充分复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以教一些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方法。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的薄弱科目及偏科,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们补上,对这类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到发展下去的弊端。班主任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情绪波动,就要及时进行谈心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找出情绪波动的源头,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力。通过阶段性谈心,制定目标并落实,逐步克服因情绪左右而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课余时间要主动找一些学生交流,解决学习问题。班主任要让学生化压力为动力,化对立为合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有计划地学习对学生起着稳定心理的作用。越是无序状态,越容易四处出击,什么都想做,最终哪一个都没做好,从而更使学生慌乱、焦急,形成恶性循环。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可以产生学习成就感,增强中学生学习信心。
四、结语
班主任首先要关注的应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前者是基础和前提,是思想认识与精神动力。只有把思想问题解决好,才能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都解决好,学习问题自然能够解决。教师职责神圣,承载中学生的心理寄托,要育人先育德,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把握住了教育未来。中学生的成长,心理成长比起学业成功来学说更重要。对于那些中途因挫折而影响成绩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