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郁金香之国的创新与快乐

2015-09-10于靖园

小康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荷荷兰人荷兰

于靖园

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好声音”为什么来自荷兰?这个拥有风车、郁金香、奶酪、木鞋“四宝”的国家又有哪些美丽风景让人特别流连?作为早在十七世纪就与中国有贸易互访的国家,荷兰今后在能源、贸易、文化等诸多方面,与中国有哪些合作潜力?带着这些问题,《小康》杂志记者对荷兰驻华大使贾高博进行了独家专访

据说,宇航员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地面人工建筑物只有两件:一件是宏伟的中国万里长城,另一件就是浩大的荷兰围海造田工程。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英文名为“The Netherlands”,有“低洼之国”之意,正应了其名字的含义,这个国家地处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三角洲地区,其西、北与北海相邻,是一个有四分之一领土都处于海平面以下的国家。

围海造田背后的创新精神

由于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袭,智慧的荷兰人自千百年前便开始学会与大海搏斗,向海争地。他们在连绵的须德海的海岸边上修筑拦海大坝、防洪堤,创造风车将海水排干,将沧海变成桑田,建造了自己的家园。

围海造田工程不仅“创造”了荷兰,也同时成就了“风车王国”的美名。荷兰最早的风车出现在8世纪左右,人们用风车将湖泊和沼泽中的水排出以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洪水的袭击。在17世纪,风成为了最重要的能源资源,风车不仅被用来排水,还被用于碾磨谷物,甚至还被用来生产油漆。如今,荷兰被保留下来的风车还有1000台左右,它们是荷兰这个国家的标志,亦是这个国家与水斗争的见证与象征。

令人叹服的围海造田工程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荷兰人的聪慧和创造力。或许正是在学会与大自然的相处和搏斗的这个过程之中,创新和创造力成为了荷兰人骨子里的精神气韵。

根据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英国、瑞典、荷兰和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五个国家。

荷兰人长时间以来都以创新意识闻名,17世纪以来的贸易历史使得荷兰以贸易的眼光思考问题。荷兰人明白,应将自己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放到最擅长的地方去,做精做强,然后通过贸易换来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这些贸易精神和创新传承在综艺节目制作中得以展现:闻名世界的“好声音”系列节目,就是由荷兰首创。作为一个非常开放的电视节目市场,荷兰人早已习惯于观看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这使得荷兰人容易开拓思路,吸取他国文化。荷兰人再将其本身就十分强大的创意思维同其他理念相结合,就很容易创造出新的电视节目。除了创新、开放、包容之外,荷兰的广播电视网络完善并做到完全覆盖。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节目容易推陈出新,根据观众的意见调整,最终走向成熟。

绚烂的风车和美丽的郁金香打下了荷兰的烙印,奶酪和木鞋也是荷兰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一起并称为荷兰四宝。除此之外,荷兰还是世界上自行车交通系统最完善的国家,它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密的自行车交通网,全长22000公里,此长度是其高速公路长度的10倍。

自行车路网遍布全国,骑车人可以在通往任何目的地的旅程中都使用带有清晰标志的自行车道。在许多城市里自行车道是完全与机动车道隔离的,各主要路段两边设有高品质的自行车专用道。

风车、郁金香之外的自行车之国

在有些空间有限的地方,骑车人必须与机动车共享道路,在这种状况下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标示牌——上面画着骑车者和他身后的汽车,并写着这样的文字:自行车道上,汽车是客人。

在十字路口也是骑自行车者享有优先通行权。当骑车的人们通过十字路口时,汽车总会停下来耐心地等他们通过。这里的观念是“自行车永远是对的”。

种种这些,让骑车在荷兰成为一种非常舒适的体验,在像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这样的城市里,市民的出行有七成是靠骑自行车来完成的,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如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背后也有着漫长的历史过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荷兰的城市交通主要依靠自行车。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汽车拥有量直线上升,情况发生了变化,荷兰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骑车的人们甚至被挤到了路边。

汽车数量的激增导致交通事故死亡率的急剧增加。在1971年有3000人被机动车撞死,有450名是孩子。 社会上因此出现了要求为孩子提供骑车安全保障的运动,运动的名称为“停止谋杀孩子”。

1973年爆发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动摇了荷兰人对于汽车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信念,双重的压力迫使荷兰政府投资改善自行车骑行的基础设施,借助于平坦的地势等优势,骑自行车出行重新受到荷兰人的追捧。

在“自行车之国”称号外,由于地处欧洲西部,荷兰的地理位置也为自己获得了“欧洲门户”的称号,荷兰文化也因此受到了法国、德国、英国等邻国的影响。荷兰国土面积不大,建立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紧密联系也就因此显得更为重要。

荷兰的商人也很注重商业道德,这是因为荷兰是靠对外贸易起家的商业国,对贸易的认识特别深刻。荷兰人文化素养高,且很会做生意。从传统上看,荷兰人善于赚钱而且善于理财,也善于建立国际商务关系。

荷兰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由来已久,早在十七世纪时就有贸易代表团互访。“荷兰在面积和人口上是个小国,但却拥有很多卓越的成就。中国也已成为领先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荷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荷兰驻华大使贾高博(Aart Jacobi)对《小康》杂志记者娓娓道来。

“中荷40多个省、市之间建立了蓬勃发展的友城关系,同样有助于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鹿特丹与上海、阿姆斯特丹与北京、马斯特里赫特与成都、布拉班特省与江苏省、乌得勒支省与广东省都开展了活跃的交流合作项目。”贾高博对《小康》记者表示,去荷兰旅游也越来越受中国人欢迎。荷兰国家旅游局NBTC建有一个北京办事处,他们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游客的数量会增长一倍以上。

“我深信我们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相信中荷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利合作会继续惠及两国人民。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与马克茜玛王后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不仅为支持当前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未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两国之间在众多领域内进行密切交流,潜力不可估量。”贾高博说道。

在能源、贸易、文化等诸多方面,中荷两国之间拥有哪些合作潜力?风景优美的荷兰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流连?家喻户晓的“好声音”为什么来自于荷兰?带着这些问题,《小康》杂志记者对荷兰驻华大使贾高博(Aart Jacobi)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荷关系正在进入全盛期

《小康》:荷兰与中国互为友好国家。中国人民对荷兰密切关注。能请您先介绍一下贵国的现状吗?今年是中荷建交43周年,我们两国在经贸、文化和科技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广泛合作。请问您怎样看待中荷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您看来,未来我们有哪些合作的新方向、新领域?

贾高博:荷兰在面积和人口上是个小国,但却拥有很多卓越的成就。中国也已成为领先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荷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早在那时,贸易与文化交流就已跨越地理界限,拉近了我们两国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并以此作为就任以来首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充分证明了我们两国关系的密切。2015年,中荷外交和全面务实伙伴关系进入全盛期,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马克茜玛王后的访华之旅又为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访华代表团中有来自130多家荷兰企业的200多位代表。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引擎。中荷政府和企业一直致力于共同加强双方政治、文化、经济关系与互利合作。联合研究与科学合作越来越多,文化交流与旅游业欣欣向荣,领事服务为商务往来提供了便利。中国与荷兰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日益频繁的合作。从30年前邓小平领导中国经济改革开始,中荷之间的总贸易额从无到有,2014年增长到了440亿欧元。如今,荷兰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荷兰在欧盟外第三大出口市场。荷兰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食品、牲畜、原材料、矿物燃料、化学品、机械和运输材料等。

对外经济交往中,荷兰也有一些优势领域,尤其是园艺、农业和食品、物流、水管理、化工业、创意产业、能源、高科技产业和生命科学。从“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来看,中国也有意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由此可见,中荷在这些领域有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合作前景广阔。

《小康》:现在荷兰的中国企业多吗?荷兰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又如何?

贾高博:根据荷兰外国投资局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在荷中资企业有527家。从绿地投资的数量上看,荷兰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地,仅次于德国和英国,先于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荷兰经济网络显示,截至2014年9月,活跃于中国的荷兰企业有636家。所有这些荷兰公司在中国共设立了1129家独立的经营单位。此外,荷兰经济网络还统计了233位在中国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荷兰企业家。

友城关系成为重点

《小康》:为加强中荷在各领域的联系,实现未来发展目标,两国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贾高博:荷兰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荷经贸关系由来已久,早在十七世纪时就有贸易代表团互访。两国政府应利用好这一深远关系以及此次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马克茜玛王后访华的有益成果。中荷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应充分利用全球和欧洲层面的所有相关贸易安排。专注是成功的前提。荷兰专注于发展优势领域,我们的经济支柱产业包括:农业、园艺、高科技、水管理、物流、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和创意产业。这些行业也是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重点发展的领域,这为未来扩大合作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到荷兰就离不开对水问题的讨论。中荷在水管理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水和水资源管理对我们两国都非常重要。洪水、干旱,以及气候变化对河流和水源的影响是中荷之间经常讨论的话题,两国也经常就此交流知识和经验。教育、科学与创新是加强中荷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两国的杰出人士也经常碰面,交流思想、合作开展创新项目。我们也会继续推进在联合研究上的合作。通过广泛的学生交换项目,两国的年轻人之间搭起新的桥梁,为增进彼此理解、促进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交流也有所发展。一方面,很多中国游客追随梵高和伦勃朗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来到荷兰;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当代的荷兰艺术家、舞蹈团和音乐家来华演出。不仅中国大众对荷兰文化感兴趣,荷兰的民众也对中国文化和汉语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荷兰高中开设汉语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荷40多个省、市之间建立了蓬勃发展的友城关系,同样有助于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鹿特丹与上海、阿姆斯特丹与北京、马斯特里赫特与成都、布拉班特省与江苏省、乌得勒支省与广东省都开展了活跃的交流合作项目。去荷兰旅游也越来越受中国人的欢迎。荷兰国家旅游局NBTC建有一个北京办事处,他们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游客的数量会增长一倍以上。针对这种增长,荷兰驻华使领馆改善了签证服务,为中国游客和商务旅客提供便利。

我深信我们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相信中荷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利合作会继续惠及两国人民。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与马克茜玛王后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不仅为支持当前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未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两国之间在众多领域内进行密切交流,潜力不可估量。

《小康》:我们知道,荷兰大使馆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您能否简要介绍下这些文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多久举办一次,每次活动的主题又是怎样确定的?

贾高博:的确,荷兰的文化产业在中国也很发达,我想这可能得益于荷兰许多高端的文化机构和著名的艺术院校。此外,荷兰人民在文化和创意领域也能给中国带来许多贡献。同时,有许多荷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中国居住,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给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许多机会,还因为中国是一个充满灵感的国度,很适合这些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文化能够充当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桥梁,因此荷兰大使馆的文化部门也大力支持和鼓励荷兰艺术家和设计师亲近中国的观众。除了定期在许多开幕式和活动上表示我们对文化交流的支持,荷兰使馆还设立了文化经费,支持中荷文化合作及项目,比如在中国举办的艺术展示活动、节日庆典、展览和双年会。

大使馆尤其关注影视行业、博物馆管理和创意产业这三个文化领域。之所以特别关注这几个领域是因为它们能为中荷两国的合作和交流提供许多机会。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再关注其他文化领域。我们在表演艺术、电子音乐和文学等文化领域也有许多成效显著的合作。只是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度,而且在中国的荷兰艺术家和设计师也不计其数,我们几乎不可能关注到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荷兰快乐指数:离不开自由与宽容

《小康》: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下这些文化活动的积极影响?

贾高博:大使馆和中国其他的荷兰外交使团会定期举办许多有趣、吸引人的文化活动,比如视觉艺术展览、在中国各地举办的中荷博物馆管理培训、每年的荷兰在线电影节以及参与各种设计展,如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上海深圳双年展、广州三年展。

对于我和大使馆的同事来说,2015年最精彩的活动之一就是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荷兰的“未来城市生活实验室”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大栅栏合作举办了“培蕴之屋”。在与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机构和大栅栏跨界中心的合作中,荷兰大使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把这条充满生机与创意的传统胡同里的一个工厂改造成了一个乐趣盎然的展示中心,用来展示中荷在可持续城镇化方面的合作成果。培蕴之屋展出了20多个中荷城镇化和设计项目。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结束后,培蕴之屋仍然对外开放,并且在整个十月份举行了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会、工作坊和展览,而大栅栏当地社区也积极参与其中。十月底,我本人也很荣幸地陪同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参观了大栅栏的培蕴之屋。

我们举办的文化活动还有荷兰日,每年在中国的荷兰外交机构都会在不同城市举办荷兰日。荷兰人在解决问题和决策方面所使用的多学科的方法是非常有名的,比如景观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们看来,提供一个能带来商务合作和政治参与的文化交流平台是尤其重要的。因此,每年荷兰的外交机构都会在不同城市举办荷兰日,并面向广大中国观众举办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活动。我们由衷希望通过向中国观众“展示荷兰”,荷兰日能增进中荷关系的发展,为未来的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小康》:农业是荷兰很重要的产业,我想知道农业在荷兰的重要性。另外,农业在中荷关系中是否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贾高博:农业以及农业综合企业是荷兰极其重要的产业。农业产业集群占荷兰国民收入的10%,提供整个国家10%的工作岗位。这些数据反映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荷兰国内的重要地位。尽管从国土面积和国际层面上来说,荷兰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是它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2014年,荷兰的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1080亿美元。

中国内地和香港是荷兰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伙伴。在内地和香港地区,荷兰奶制品(比如婴儿配方奶粉)的销量很大,其次是从荷兰进口的鱼类产品、植物和花。2014年内地和香港从荷兰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就达到了35亿美元。因此,中国是荷兰在欧盟以外的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当然,荷兰与中国在农业方面不仅仅有商品的贸易,我们还致力于构建在农业方面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很重要,因为荷兰可以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方面给予帮助。荷兰能够利用如此小的耕地出口大量农产品,自然有其道理。因为荷兰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比如在温室技术方面,荷兰的农民就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果把这种技术引进中国,荷兰就能帮助中国提高未来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

《小康》:荷兰是一个能感受到包容精神和由此带来快乐的国度,对此您是如何评价的?

贾高博:虽然快乐不是仅仅由一样东西就可以决定的,但是荷兰确实是个开放、热情的国家,任何人在这里都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荷兰是个自由、多元的社会。在荷兰旅游,你不仅可以看到或深或浅的绿色树木、天空和海洋渐变的蓝色,还可以感受到不同肤色的人群和多元的文化,正是这些不同种族的人构成了荷兰的人口。荷兰人十分注重自由和宽容,他们更愿意接受其他国家反对甚至禁止的事物。这种生活上的选择自由也是荷兰人如此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2015年4月23号发布的《2015年世界快乐报告》显示,荷兰人寿命更长、社会福利更好、更慷慨、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腐败程度低、同时人均GDP更高,这些都是荷兰人更快乐的原因。正如我们所说的快乐的家长能带出快乐的孩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的研究显示,荷兰的儿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儿童,其评判指标包括相对贫困程度、教育和健康标注、性行为以及孩子与朋友和父母的关系。荷兰是一个对儿童非常友好的国家,非常关注儿童的成长。荷兰不仅是个富裕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荷兰年轻人的幸福感很强。在荷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普遍良好,彼此之间几乎可以谈论任何话题。荷兰儿童在学校的压力也比较小,这也是他们感到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荷兰人普遍认为孩子应该享受他们的童年,尽可能地做一个孩子、学会玩耍,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

猜你喜欢

中荷荷兰人荷兰
学会组织会员参加中荷海上风电线上系列研讨会第一期在线交流会
“小气”的荷兰人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毕业一起去旅行# 荷兰人的书香生活:离“天堂”最近的书店
荷兰人这样惯孩子
骑行荷兰羊角村
中荷小夫妻啼笑皆非的“家务事”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
中荷携手开发空间光学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