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情感的艺术

2015-09-10林炳坤

考试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传情感情美的

林炳坤

情感既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又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内部冲力,因此,培养情感,并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艺术。

一、巧设悬念,诱发感情

诱发感情是培养情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教育学》曾说:“每一个干练的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从事于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教学实践很好地说明了这样的情景:如果教学能够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又有情趣道德的熏陶,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感染和熏陶的过程,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会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取得很大成功。

“巧设悬念、诱发感情”的教学艺术要求我们善于充分利用教材中流露的感情,巧设悬念,千方百计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善于利用“悬念”掀动学生感情的波澜,让字字句句撞击他们的心灵,使学生对美好纯洁的事物向往追求,对崇高品质、坚贞节操景仰赞叹,对腐朽罪恶的事物怒不可遏。

把情感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足以唤起一定情感的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教师与学生和谐的情感交流场,于情感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情感教育的佳境在一定教学环节中,应该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状态。这是一。其二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整而深切地体会文章的情境。通过文章这一客观媒介,体会作者当时当地的特殊心境及作为一个特殊对话者的活的灵魂。这是读者与作者两颗心的融会和交流。

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在激发感情、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创造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经景传情的情景,这样可很好地拨动学生的心灵情弦,感染他们的情绪,达到激发感情、情景交融、以景化情的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景传情、情景交融,语文课就要以作品的语言为依据,让学生进入情景,展开想象,产生情感。不少语文课文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或寄事达情,或以理表情,形成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强化表达某种感情。为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这些特点,教会学生睹物思情、触景生情、因事激情、知理明情,以产生强烈的情景感。这样,可很好地从以景传情开始,进人情景交融的境地,达到培育情感的地步。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教材。读着这样文字细腻、语言逼真、精彩并呈的文章,那春天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如此优美的散文,可用以情导读的方法,从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入手,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与作者共鸣。讲课一开始,我就把学生领进对春天的回忆之中:

“春列为四时之首,是一个极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一提起春,我们很容易记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类的优美诗句。古今中外的文客骚人写下过许多颂春的诗句,就是我们的同学也能随意背出几首。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一定会更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春》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春的内容可多啦!他写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物的?这些景物的姿态如何?特征又怎样……”

就这样,随着琅琅的读书声,教师与学生都进入了课文。继而,随着作者的感情,学生仿佛走出了教室,陶醉在迷人的春景之中,领略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为了很好地创设情境与气氛,让学生以饱满情绪听好每一堂课,有些教师注意从景物描摹中进行讲解,努力给学生描绘一幅幅令人神往的景物图画,以激发学生情感。如有位教师在讲碧野同志的《天山景物志》时,先在黑板上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着,利用这些诗句,说明这就是边疆风光。然后指出正是这样的地方,今天已是塞外江南。这里繁花争艳、溪水淌淌,一派江南景色。“现在,还是让我们跟着碧野同志观光这一塞外江南吧!”教师这么一讲,既给学生普及了一首古诗的知识,又使他们对天山的景物神往,对新课的学习情绪必然是高昂的。

三、以美传情,情满胸臆

我们的时代、生活、心灵都需要美。而通过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塑造他们的心灵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纵观当今世界,生活发出诱人的光芒,自然美展示出旖旎多姿的情态,艺术美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馨香。这一切风采依依、攫人心灵、令人神往。因此,教学应该很好地借助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风韵、人类历史、社会美景,让学生在美的环境、美的气氛、美的熏陶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提高美的情趣。

以美传情,使学生情满胸臆,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在如此美好的艺术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感情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他们对未来向往憧憬,对人类崇高信念强烈追求。

为了达到以美传情,培养学生美感和情趣的目的,我们还必须教会学生掌握教材美的规律,并按美的规律感受美的意境、美的艺术形象,按照美的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四、以理激情,陶冶情操

按教学心理学的原理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激情,陶冶情操,内化品格,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

这里所说的理主要指人生的哲理、崇高的理想,以这样的标准和目标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理智,诱发深情,可以在教学全过程中收到提高思想觉悟、熏陶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使学生动情明理的过程。因此,采取晓之以理、以理激情的教学艺术,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理论分析能力,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晓之以理、启迪思路、以理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五、以神传情,内化品格

“以神传情,内化品格”,在教学过程过程中,特别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课文展示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在这些闪耀着光辉的形象中吸取营养、得到教益,一点一滴地加以积累,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化为自己的高尚品格。

学生接触的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它所展示的古今中外各阶级、各种层次的艺术形象和人物,犹如一个画廊,各具特点、各显姿色,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些艺术形象经过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对社会生活加以提炼、加工和艺术创造,其“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用这样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各种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高风亮节。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情操,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从容就义、慷慨悲歌的高大形象,引起他们心灵的震动,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品格。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情理中,入情明理,以感情之花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学生灼热的感情,使他们振奋起来,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

猜你喜欢

传情感情美的
鸡蛋益人又传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带着感情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涵养身性 珠子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