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开议论文写作的紧箍咒

2015-09-10董爱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杰出人才同情议论文

董爱平

钱学森老先生于病榻上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而杰出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创新思维。可是随手翻看我们学生的作文,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人云亦云,难得看到一篇有个人思维的好文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首先教师自身就要改变固化的思维习惯,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老师。

现阶段的教师大多是50后。期间要么经历了“文革”,要么经历了应试教育。可以说我们自身就是思想被僵化了的一代,如果我们不肯从过去的思维泥淖中挣脱出来,又如何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我们长久以来把写作模式作为教学的重点,似乎只要有了形式就有了一切。但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没有灵魂的空壳。所以,教师摒弃思维懒惰的时刻已经到了,凡事要多思考,敢思考。当然,还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大胆地思考。

其次必须把学生从象牙塔里拉出来,晒晒太阳,接接地气。

将新闻引入课堂,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讨论,让学生的思维破茧。如5·12地震中出现“范跑跑”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局出台了一条规定:高考期间若碰上余震,老师比学生先跑的将被处罚。当我把这样一条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消息,展示给学生看时,本以为他们会很感兴趣,但事与愿违,学生们对此很漠然。于是,我只能适当启发:这样的规定,是不是说教师的生命价值不如学生?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就说,是啊,这条规定是暗示教师的命不如学生的,有的学生说恐怕这是道德问题吧。接下来我又试着说,大家试想一下,要是真的地震了,是我跑得快还是你们?学生开始笑了,有的说老师好像胖了些,肯定跑不过我们。但接下来就是沉默了,大约一分钟,又有学生私语,也许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强者应对弱者实施救助。若从体质上来讲高中生的素质几乎要强于任何老师。于是,又有学生说老师若真有地震,我们保护你吧。我又不失时机地追问了:可是规定怎么办呢?于是,有学生就说看来问题不简单啊!

不带着写作文的目的,与学生一起“畅所欲言”,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畅所欲言者,打开思维,最显真性情。比如,一次看到美国西点军校把“同情”作为对学员的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我就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这则素材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学生几乎毫无例外地谈到了“同情”之于道德的重要性;有的同学进一步发掘出,士兵在战场上对敌人要毫不留情,但对战场外的人要同情。一切都进行得似乎很顺利,但接下来,我反问了一句,美国的士兵是这样做的么?于是学生开始小声地讨论。他们提到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甚至美国大兵对当地百姓的烧杀掳掠。此时这则原本充满了人情味的素材,开始灰暗起来。于是,又有学生无奈地笑道,表象需要事实的佐证啊。

说到接地气,我常会问学生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的问题,如100元钱可以买多少东西,够你使用多长时间;家里的月开销大约多少钱;一斤大米多少钱;学校周围有多少小店,每年大约有多少盈利。诸如此类的问题,只要想到就拿出来和学生说说。开始的时候,学生不觉怎样,但时间长了,他们就开始思考什么是生活了。有想法了,议论文的写作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学生想思考了,敢思考了,有了创新思维了,我们的学校也就能培养出杰出人才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杰出人才同情议论文
对我国杰出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议论文阅读专练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戏曲表演杰出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
王妙、周影影入选陕西省高校第三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不该有的同情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