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2015-09-10叶涛
叶涛
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引领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情感体验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验,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巧妙引导,利用已有经验
(一)细读文本 启发生活体验
有时,我们不能深刻感受到文本中的旨趣,甚至对文中人物的举动颇为费解,都是因为我们读得太快、读得太粗,以至于忽略了关键的细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文本中容易为我们忽略之处,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在研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时,发现“凭几学书”这四个字很耐人寻味,细细咀嚼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感情和睦,更能感受到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学书”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是学习写字的意思,妻子时常会在阁子里学写字,“凭几”就是靠着书桌,这是妻子学写字时的动作。这似乎与我们平时学写字的状态不同。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想象“凭几学书”的情景,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妻子要靠着桌子学写字而不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学写字?她真的是想学写一手好字吗?”学生很快体会到,妻子学写字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只是他们夫妻间的小游戏、小乐趣,从而真切而深刻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这份深厚的感情。
(二)点拨比较 提升已有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利用自己片面的、肤浅的经验解读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我在教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朦胧诗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来的爱情观。爱情,对于刚进入高一的他们来说是个敏感、好奇而又朦胧的词,有些学生羞于表达,有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强的言说欲,并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对诗歌的解读中。有一位男生发言时说“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他与初中时一个很要好的女生便是这样,两人默默互相注视着,即使不说话,也感到很美、很甜。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直爽表达他的真实体验,一下子打开学生讨论发言的闸。大家在对舒婷的爱情观产生共鸣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正的爱情是纯洁、朴实的,心心相印的,不需言语便息息相通,心灵默契,哪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战栗。
二、创设情境 丰富经验
(一)展开想象 使其身临其境
淮阴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教授苏教版《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时,学生能说出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心存大志。但若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韩信的忍辱负重、心存大志时,学生都只能含糊其辞,无法清晰表达。因为,他们没有胯下之辱的生活体验,也难以真正感受到韩信在做出抉择之时的内心挣扎。此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情境设想韩信的内心活动;然后由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描述韩信忍辱钻胯时的场面及心理。学生终于理解:韩信当时钻胯时所忍受的奇耻大辱,不亚于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之痛。那么,韩信为何还会选择钻胯呢?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的尊严更重要的?适时引入韩信自己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至此,学生便能深刻感受到韩信放弃一个男人的尊严,选择忍受奇耻大辱是有多么艰难,若不是其志存高远,不甘平庸,谁愿意如此卑躬屈膝啊!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学生们就不难探究出作者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人物时的良苦用心。
(二)巧用假设 引发认知冲突
一个丰满的、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独特性,感情越独特,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大。“独特情趣的真实比之物象的真实更真实。”而这种“另类”形象的言行往往也是反常的,极具个性化的。学生缺乏类似经验,很难在情感上认同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孙绍振曾提出过用“还原法”解读文本,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或许我们能用“假如我是某某某,我会怎么做”的设问,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一个常态的、理性状态下的人物形象,与文本中人物“反常”的举动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个性化的人物内心。在执教《淮阴侯列传》时,我便尝试着用这种假设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假如我是韩信,面对屠夫的要挟,我会怎么选择?”学生们毫不犹豫的表示他们会一剑刺向屠夫,甚至愿意与其同归于尽。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也是常人会做出的选择。但韩信没有如此选择,难道他比我们常人更懦弱吗?在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下,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探究热情。他们再次读了韩信胯下之辱这一段,得出结论:韩信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比常人更沉稳,更理性。一个能说出“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此番话语的人就是一个不值一文的市井无赖,为一个无赖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值。“孰视之”三个字更是力证了韩信作此决定是深思熟虑的。实践证明,通过假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才能有效引导他们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