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5-09-10郭巧玮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积累日记

郭巧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学的也是作文。因此,很有必要解决这一大难题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 细心观察 求实 积累 日记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向是公认的难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学作文究竟应该从哪儿起步呢?当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其实,关于作文原点的问题,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心声”与“情动”当是作文的发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见解或说法并没有得到弘扬,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特别是语文教育由于受到“政教合一”科举制度的干扰,作文应有的起点发生了很大偏移,使它成了“代人立言”的差事,而且此风蔓延至今,没有根本改观。

一、细心观察,力求写实

一些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字数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的,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一些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要读得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

三、多写片段,勤记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学生平时能这样做,勤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则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耐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中,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四、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肖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五、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所以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的口头语言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六、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春秋时期,有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那么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兴趣。否则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降低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七、张贴佳作,鼓励创作

“乐此不疲”,要学好知识与技能,兴趣至关重要。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而张贴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好办法。每次作文,我都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拍手叫好,营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分量,从而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积极主动地创作。

猜你喜欢

积累日记
学写假期日记
积累活动经验 促进概念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成长日记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