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C理念下《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2015-09-10刘梦月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植物体杂交番茄

刘梦月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2第1节的内容,本节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两部分内容,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必修1及选修1中都有介绍,属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学生是一个考验。

教学策略:1.本节课以STC(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即孩子们的科学与技术,教学理念为核心指导, 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引入本节内容,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图片的新颖性和直观性,通过关键问题的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教材,小组积极讨论,对实验过程自学、分析、归纳,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抛开课本,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并能说出实现细胞全能性的条件;

(2)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流程及原理。

2.能力目标

(1)尝试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

(2)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生物科学的价值;

(2)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2.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引课:你知道吗?用一根嫩枝条就可以培育出10万株以上的幼苗,这是如何实现的?你想打破物种的界限,创造出全新的物种吗?本节课我们将畅游在《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世界里,体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一)细胞的全能性及分化

展示图2-1:利用菊花花瓣培养出的菊花图片。

提问: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

生:细胞的全能性!

师:正确,我们一起回顾细胞的全能性。

幻灯片展示问题:

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2.为什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把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3.对于受精卵、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小有什么差异?

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将题目读懂弄透,对新旧知识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再得出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给予赞扬或纠正。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细胞的全能性及分化,解决了“为什么”,下面我们来解决“怎么做”。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

请同学们看书,自学“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方法步骤。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本讨论题1,2,3。

小组展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

离体的组织、器官、细胞 愈伤组织 根芽→植株

2.概念。

小组根据刚才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要求:明确脱分化、再分化的概念及愈伤组织的特点。

幻灯片展示问题:

(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2)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积极给予肯定,如:回答得不错。这位同学已经注意到P36“小知识”中培养基的组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细节。

3.应用。

(1)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

(2)用大规模细胞培养来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杀虫剂等;

(3)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形成胚状体,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解决繁殖能力差、发芽率低等问题。

(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同学们都知道,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番茄在地上生长,那我们是否想象过培育出一种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

生:当然想,可是用传统的有性杂交的方法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同的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师:生物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那科学家采用何种美妙的方法最终得到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呢?

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认真阅读教材P36~P37,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完成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壁方法呢?

3.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何?

4.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了融合,下一步该做何处理?

学生埋头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看书非常仔细,你们能否预测一下细胞融合后会出现哪些组合类型?

生:番茄—马铃薯杂种细胞。

师:只有一种可能吗?

生:还有番茄—番茄细胞、马铃薯—马铃薯细胞。

师:对!然后再从中可筛选出所需的番茄—马铃薯杂种细胞,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生:应让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的植株。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到位,说明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充分做到了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师生一起归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概念。

师:同学们能否“异想天开”,想出其他有利于人类的各种杂交方法?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各种细胞的杂交及其美妙的结果。

师:虽然科学家历尽艰辛,终于实现了两个物种间的杂交,那么这株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真的就如人们所愿,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呢?这项技术有意义吗?

生:能够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品种。

师:科学家们已培育出,白菜—甘蓝,烟草—海南烟草,胡萝卜—羊角芹,白菜—甘蓝同普通的菜相比,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贮藏的优点。

师: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这项技术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距离推广应用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相信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让“番茄—马铃薯”在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以STC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直接探索科学概念和现象, 思考他们的观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分享, 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新情境,如: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让学生通过关注、探索 、思考,最终会应用。

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有困难,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或是改变教学策略,结束讨论,教师整体讲解等。学生在表述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并对生物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引导。

猜你喜欢

植物体杂交番茄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高中生物穿膜问题的突破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植物体上的斐波那契数列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