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回忆 理性批判
2015-09-10张静芳
张静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篇经典作品,关于它的主题历来都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意见: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作者的原意呢?我们不妨作一些分析。
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后来鲁迅先生将此文和《旧事重提》的其他9篇文章一起编入《朝花夕拾》中。这组散文是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百草园是个充满乐趣的院子,这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还有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以及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更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也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
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趣味盎然的,冬季的百草园也不是无趣的,因为可以在冬天下雪时捕鸟,这给儿时的鲁迅带来了更大的乐趣。从文中对捕鸟过程的详细描写可以看出,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了许多欢乐。这些还不够,美女蛇的故事又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鲁迅就是这样把他对百草园的爱摆在读者面前的,儿时百草园的生活是一种温馨的回忆,这份回忆给了辗转流徙中的鲁迅一丝心灵的慰藉。也许只有在这个回忆中的世界里,鲁迅才能感受到温馨与美好,才能暂时忘却现时的纷扰。
可这些并不是童年的全部,童年生活中也还有枯燥无味的东西,譬如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三味书屋给鲁迅的第一印象是一扇“黑油的竹门”,这样的颜色怎能和百草园的“碧绿”和“紫红”相比?这让儿时的鲁迅心中产生了压抑之感。还有那些烦人的礼节,没有孔子牌位,却还要对着“扁和鹿”行礼。少年鲁迅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的故事,老师非但不予理睬,而且面有怒色。“只要读书”的“只要”和“我就只读书”的“只”具体地表现了碰壁后儿童的求知欲受到的挫折和束缚。文中还写到了读书的内容和方式,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学生是在老师的命令或压力下读书的,虽然声音够大,可也只是坚持了不多一会儿,因为对书中的内容实在不感兴趣,那些文字艰涩难懂,并非孩童的读物。
鲁迅在1927年为《朝花夕拾》写的《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世事螺旋是鲁迅所不能容忍的。鲁迅的童年时代,中国正在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之下,孩子们接受的是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而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又明文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每周必须读经一小时。1926年,鲁迅任教的厦门大学仍然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写文言文。这些封建复古逆流又都“螺旋”回来了。鲁迅到厦门之后,十分失望。他收在《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就是要回忆过去,总结教训,埋葬那些陈腐的旧东西,不许它们复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鲁迅对准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制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只是他没有发议论,语言是非常含蓄的。
文章的结尾更是耐人寻味,它全盘否定了三味书屋所代表的封建教育。这里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这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的教育效果。又说:“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是作者从同学的角度更进一步否定了三味书屋的教育效果。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旨在发财致富的封建迷信之徒。鲁迅就是这样钻进封建教育里,又钻出来,他钻进去认识得深,冲出来反抗也就更坚决。他毫不留情地解剖世界,即使在温馨的回忆中也不忘理性地批判。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的主题确定为第二种较为合理,即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第一种看法过左,第三种看法过右,都稍有些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