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评

2015-09-10

红岩春秋 2015年3期
关键词:木筏族群西藏

《民国风度》

徐百柯  著  九州出版社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本书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陈渠珍  著   庞    培  译

朝华出版社

1911年11月,一支远赴西藏抗击英兵、平定达赖叛乱的清朝军队,在万里之遥的雪域高原奋勇杀敌,而后突然遭遇辛亥革命带来的生死变局,一行115人深陷绝境。生死攸关之际,他们决定把性命交给神明,用身体丈量出一条生死线,挣扎着向生的方向朝圣。

带队的人正是后来被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接见,并曾经做过沈从文上司的“湘西王”陈渠珍。《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记录了陈渠珍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因此,它不仅是一部传记小说,还是一份珍贵的清末民初军政备忘录,也是关于100年前西藏风俗民情和青藏高原的不可多得的人文地理考查报告。

《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美】哈罗德伊罗生 著

邓伯宸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欧洲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本书作者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质,讨论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点名的族群冲突点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

《孤筏重洋》

【挪】托尔·海尔达尔 著

朱启平 译

法律出版社

《孤筏重洋》是一部描述科学探险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托尔·海尔达尔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调查研究时,从那里的文物遗迹、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上的风向潮流等方面发现了种种迹象,使他认为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公元5世纪从南美洲漂洋过海而来的。但是当时南美洲人的文化还处在石器时代,海上交通工具只有木筏,没有船。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他的说法不对,最简单的原因是: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安抵彼岸。

海尔达尔却坚决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对的。为了证实他的理论,他排除了千百种困难,约了5个同伴,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的木筏式样造了一只木筏,在1947年4月从秘鲁漂海西去。他们经受了各种生活上的磨难,战胜了惊涛骇浪,遭到很多次令人毛骨悚然的险遇,也经历了许多奇趣横生的境地,终于在3个多月后,横渡了4000多海里的洋面,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

这是一次震惊世界的木筏远航,被公认为当代最勇敢的壮举之一。

猜你喜欢

木筏族群西藏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顺流而下的木筏为啥比流水快
筷子木筏
通天木筏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天上的西藏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7 Craziest Extreme Sports七大最疯狂的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