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
2015-09-10辛玲
辛玲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突出特性是客观性,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这些基本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只能是空谈。由于史料是一种间接性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
一、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则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如讲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课时,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它已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沿用至今。经过这样的教授,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有了一定了解。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我通过多媒体介绍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史料,让学生了解黄继光“七处负伤,他从伤痛中醒来,看到敌人的机枪还在吐着火舌。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暗堡,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一团烈焰在他身边燃烧起来,在邱少云的身后就是条水沟,他只要在泥水里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为了保住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英雄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讨论,学生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人而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些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活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的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怎样的?说明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核心问题最后结果怎样?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事件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实现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二、高三学生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漫长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史料非常必要,但也不是说,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运用史料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1.认真阅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語和尾注。这些要素提醒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历史知识。
2.仔细审题。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那么仔细审题是关键。不少同学匆忙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准确表述。理解史料原意后,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回答问题。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