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班级编制方案
2015-09-10李玉萍
李玉萍
21世纪,教学越来越注重效率,不少学校为了提高效率进行补课,事实上,班级编制在教学效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改变班级编制。事实上早在2002年,我国中小学班级编制已经在教育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做了具体规定,呼吁全国中小学都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安排班额级人数,并且根据班额级人数组织学校班级。一般情况下,普通中学每个班学生为45~50人,城市小学人数为40~45人,农村的小学更少一些,具体情况则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我所任职的学校是一个市重点高中,在这所高中里,每个班的人数在50左右,对各科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班级人数越多,课程越难带,班主任的压力越大。
班级人数太多的弊端如下:(1)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各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没办法了解每一位学生,因此没办法充分考虑和照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以我任职的学校为例,我所带的高一提高班,班级里有五个年纪超过50的老师,对于班里每个孩子都关注到是不可能的。(2)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必然造成教室十分拥挤,并且课桌相应变得十分紧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在底下抛锚说话,纪律方面的问题会相应增多,直接降低各科教师的教学效率。另外,桌子紧凑,人员紧凑,教室卫生变差,影响学生学习。(3)班级学生数量太多,各科教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问的几率减少,这样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就会变少,优生会越来越受到青睐,后进生关注不够而显得不在乎,导致成绩差距加大。(4)班级学生数量太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因为学生层次差距过大,老师备课受到很多局限,照顾不到优等生,也兼顾不到学困生,因此很容易埋没程度很好的学生,有可能导致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综合各种因素,我认为进行小班教学是非常必要且非常迫切的,理想中的小班教学是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级人数控制在30~35人,男女各半。这样,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少。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呼吁“小班化教育”办学模式,从最早只强调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转向强调保证每个孩子优学为目的。在美国和加拿大,师资力量和各种设施齐全,他们的小班教学模式控制在18人左右,而综合中国国情,18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30~35人的班级规模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各方面压力也会相应减少。
我校将班级分为实验班、宏志班、提高班、平行班和艺体班。可是即使这样分班,各班同学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就算总分差距不是太大,但各科好生和后进生的差距仍然十分令人担忧,如我带的一个提高班,英语高一期中考试最高分123,最低分59,不及格的竟然有十四个人,一个班学习,差距之大令人头疼。经过一个学期的教授,发现成绩好的仍然成绩很好,而成绩差的基本原地踱步。因此,如果是小规模的班级,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另外,把实验班、宏志班、提高班、平行班和艺体班这样的编排排除在外,因为在没有小班授课之前,那样的编排是有好处的,而小班则更适应时代要求。
除了小规模编班之外,我认为学校应该采用相应弹性的班级制度,所谓弹性班级指在学校里,将所有班级编成30~35人之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班级成员一方面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时,向垂直方向跨年级某个班级流动,另一方面在学习另一门学科时,向水平方向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级流动,同时还可以回到原属班级学习。我任职的中学现在的高二年级已经实行了数学学科的水平方向的同年级流动。虽然只是一个开端,但我们都对这样弹性的班级制度非常有信心。只有这样灵活的编班模式,才有可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具有选择性、层次性课程的教学需要,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弹性班级制度的可行性上,我们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如首先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向水平方向同年级另一个班级流动,就像我校数学学科的流动模式一样,成熟后再实行垂直方向的跨年级流动。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注意同学科课程的编排,这样有助于同层次班级在同学科水平班级的流动,后期为同学科垂直层次班级的流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上文提到的本人任职的中学实验班、宏志班、提高班、平行班和艺体班大可不必存在,这样为学生保留应有的面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在一所学校里,所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师需要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打造班级,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班主任特别需要加强班集体建设,使班集体成为一个非常温暖的、积极向上的小集体,这样,学生可以在班级里享受快乐的学习时光,相应的在水平及垂直流动听课时获得不同发展和需要。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首先,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需要加强自我教育,并且树立高度责任感,放远目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发挥最大力量。总之,我对班级编排的建议是:首先,进行小班教学,一般班级设定在30~35人左右,其次,需要进行弹性班级制度,最后,需要树立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高度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