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研究

2015-09-10莫逊

考试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莫逊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同时,教学管理是重中之重,成绩管理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教风、考风、学习建设,提高教育水平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由于学生人数增加,成绩管理难度随之增加,一系列成绩管理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首先对成绩管理工作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就目前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总结;最后提出具体且可行的解决措施,思考和探索如何做好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确保成绩管理工作更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成绩管理 问题 措施

学习成绩客观地反映出在校时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学生评优、奖励及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成绩管理是教学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师生的综合管理过程,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教学效率的反馈有积极作用。

做好成绩管理工作是改善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是高校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切实做好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和协调发展的有力保证,如何使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更规范和科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成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成绩管理的主要内容。

成绩管理包括多项与成绩有关的内容,如上课课程成绩记录、学分记录、免修、补修、重修、辅修课程成绩记录、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的成绩与学分审核等,成绩管理是学校常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结果最具有量化性的呈现[1],因此成绩管理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对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

(二)高校成绩管理的特点。

现如今绝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灵活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弹性学制,基于选课制,以学分衡量学生完成学业情况[2],是学分制发展和体现的一种方式。弹性学制在学习进度和生活节奏上比较有灵活性,在选课情况和学习进度不一样的情况下,取得的学分不尽相同,因此成绩管理工作会出现崭新的特征。

1.成绩管理工作的繁杂性。成绩管理反映了学生的在校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工作内容基本一样,手段大同小异,但目前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多,选修类课程数目增加,办学层次增加,由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学生选课比以往自由,因此教学班并不是行政班,成绩管理不再以行政班为单位,成绩不再是简单地进行班级汇总和计算,因此成绩管理工作更繁重和复杂,工作量日益增大,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2.成绩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成绩是在校期间学生乃至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学生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成绩状况,并采取相应对策,工作人员也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以便之后补考和重修工作的开展,因此成绩管理的时间性很强,任课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成绩录入系统,保证成绩管理工作的及时性,以便学生及时查询成绩,准备补考和重修的考试安排,确保奖学金发放等工作按时完成。

3.成绩管理工作的原则性。在校成绩不仅是综合测评的重要依据,而且对毕业后就业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想实现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改进,规范化成绩管理是基础,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二、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绩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涉及师生和数据量非常大,处理环节繁多,而且对时效性和原则性要求比较高,不能出现差错。现实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使学生和教师的利益受损,导致无用功和返工,工作效率降低。总体来说影响成绩管理工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成绩工作效率降低。

成绩管理工作量大且时间比较集中,任课教师在登录学生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时容易出现错误,造成最终总评成绩不准确。成绩影响学生校内评奖活动和最终就业,因此不仅应该及时录入成绩管理系统,而且应该在登录系统的过程中保证成绩的准确性。

(二)各行政部门和教学单位之间工作无衔接。

由于高校最开始实行学年制教育管理制度,学校行政部门和教学单位管理制度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因此给整合数据带来了不少困难。如登录学生重修成绩时,由于教务处和财务处系统的孤立,已缴费的学生在教务系统显示仍然是未缴费,因此导致学生重修成绩不能及时登录教务系统;由于教务系统与学工系统的不一致,因此导致学工系统未报道学生的名单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务系统,使成绩数据库存储大量混乱的成绩数据,影响成绩管理工作质量。

(三)教学模式和计划的变动给成绩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在传统学年制教学模式中,只需按照课程和班级登录成绩即可,但随着弹性学制的普及,学分制和选课制等新制度给工作带来不便,任课教师不能按照行政班登录成绩,学生选课自由度增加,行政班不等同于教学班,教师进行成绩管理的难度增大,工作相对变得更复杂和烦琐;除此之外教学计划的变更给成绩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主要体现在学籍异动的学生其课程替代上。学籍异动包括很多,这里所说的学籍异动主要包括休复学、降级、转专业、提前毕业等。

(四)成绩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成绩管理工作每学期重复,枯燥单一,且学校对管理人员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强度没有足够认识,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从而导致工作出现差错;其次任课教师整理登录成绩时对其计算机水平有一定要求,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导致系统和工作混乱,影响成绩管理质量。

三、如何做好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解决措施

成绩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工作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要环节[3],随着弹性学制的实施,如何完善和规范成绩管理工作、改善教学管理质量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对成绩管理工作的要求达到更高高度,为了解决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加强和优化成绩管理工作。

(一)规范成绩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教师监考和阅卷、命题、绩效评估、成绩录入、查询结果、档案保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职责,提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减少成绩工作的盲目性及扯皮现象。

(二)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成绩管理是一项严肃、标准化和细致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原则性和责任心,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掌握现代化一些技巧,如计算机处理能力、统计学数据处理能力等;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工作中保持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真正从根本上意识到成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加强现代化教学管理建设。

优秀的成绩管理软件是成绩管理高效运作的极其重要的保障手段[4]。不仅可以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成绩管理是教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与教务管理其他环节相辅相成,因此应将成绩管理软件作为整个教务管理软件的一个模块进行设计,使其与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系统相结合,并为学生毕业阶段的学历、学位资格审查系统搭建基础数据平台。从整体上看,教务管理软件应采取网络化设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及其他相关联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实现联网,保证数据快速传递和共享。

(四)加强信息共享,提高成绩管理效率。

高校存在很多行政部门和教学单位,并且各部门拥有独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因此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会有闭塞,给学校整体工作带来很大障碍,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综合数据平台,各个部门的信息可以共享在这个平台上,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层次高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和有效地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根据其他部门的信息做出准确决定,并和其他部门进行资源共享,对不同层次的大量信息做出快速决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应当指出的是数据库的建立应与学校发展的需求特点相适应,建立的数据库不能影响各部门正常工作,从而在数据库中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成绩管理作为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或者学校都有重要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校首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给予解决,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其次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成绩管理工作更高效和准确,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新丽,许彬,杨江帆.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以武夷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

[2]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3]甘潇,赵秋月,余明友.试论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4(04).

[4]刘承良.教学管理系统平台成绩管理功能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5).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