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5-09-10张雅丽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音乐

张雅丽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1.以审美为核心重视感受与鉴赏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达成的共识。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过去的音乐课围绕音乐知识组织歌曲内容,如今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取内容,设置情境主题和单元主题,构建全新的框架体系。课程标准降低了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强化了审美、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专门设立了“聆听与鉴赏”学习领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聆听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之中。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变革,是对音乐教育的正本清源。

2.整合教材内容,用好、用活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要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课,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并适度整合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增删、置换、重构、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不做教材的“奴隶”。犹如品葡萄酒,一口下肚,并非只是过嘴瘾,而是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产地等,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对教材的整合,即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本着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即“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3.注重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搜肠刮肚地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4.巧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形成,对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门纯粹的抽象艺术,无法通过实体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直观刺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多媒体便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特意将视觉和听觉两种刺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不可滥用,并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内容都需要运用多媒体,

适时而巧妙地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5.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

音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时总感觉需要教的东西很多,实际上,面面俱到意味着失去重点。此时,教师首先应该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以三维目标为具体落脚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选择要点梳理成为教学目标。其次是重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理念的提升,为音乐教师的知识找到依托,从而促进其内化。再次是重视新的知识结构。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不是“音乐”,而是指他具备的作为教师的职业的、专业的能力。

6.精选巧用教材

音乐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教材的选择都是不可忽视的,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选择包括立意美、形象美、旋律美、配器美和演唱演奏美的一些中外珍品作为教材,用于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健康向上、优美质朴、明朗大气。给学生一种美好的意境、一种美好的通想。同时,选用一些当前制作粗糙的流行音乐作反面式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体会到音乐之美。我们要仔细挖掘现有教材的音乐教育价值。选择那些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观信息含量高、适合学生现有水平的内容,做精心的二次加工,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对高中生,让他们在比较中欣赏作品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好办法。如展现《东方之珠》、《康定情歌》、《永远是朋友》等歌曲通俗、民族、美声的不同唱法。同学们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大脑细细体味哪种唱法能更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从而对三种唱法的优势和局限有深入理解。对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同样可以采用同一题材、不同演奏形式介绍,使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演奏形式对作品的表现差异有多大,提高音乐鉴别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教材音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音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