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找到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

2015-09-10刘学敏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口诀乘法预设

刘学敏

当前,预设和生成已经成为每个老师都非常关注的教学热点问题。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充分在体验和感受中,在探索和交流中,构建新知,发展思维,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老师对教学动态生成的“驾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课堂生成看作天平的一端,就自然让我们想到天平的另一端——教学预设。课程改革的今天,老师们改变了观念,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处理,那如何找到预设和生成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平衡点,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1.课前预设要全面了解学生,理智地认识生成

一堂课前,我们总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而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离不开课前预设。预设时,我们要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课前做好调研。调研什么呢?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都是预设时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的。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工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2.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发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要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3.为生成精心预设

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等的预先设计。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教学的时候才能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让课堂教学平衡于两者之中,别有洞天的教学胜境也才会出现。

当然,预设生成需要搭建好空间与时间的两个支体。教师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预先判断教学可能发生哪些状态。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充分预设空间,并预想对策。

在教学《8、7加几》这一课时,在出示例题图后,我原先是让学生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后只要列式的,但在课前我就考虑到因为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完成9加几的计算,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用老师讲他也知道用凑十法做8、7加几的题,能一下子说出8+7的答案。所以在预设时我就想到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想到顺势引导到这一节课要学的用凑十法解决8、7加几的问题。由“你是怎么得到这个15的?”引出学生对用凑十法进行8、7加几计算的探究中,同样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把7凑成10,也有的学生会想到把8凑成10。这些在课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地移动小棒,出示板书。只有做了充分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

4.突破预设,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随时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的想法。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设计,预设之外的“生成”都是可能的。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预设,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甚至放弃原有的预设,使静态的预设方案变成动态的实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不仅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反而能为之前的预设增添精彩。

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我预设先让学生看图,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可刚让学生观察图,课堂上就发生了预设之外的变化。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会背9的乘法口诀。(在预设中,应是逐步归纳后再引导学生回答。)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背,有的甚至还背了起来。我愣了一下,立即决定突破原来的预设。

师:你们真棒,9的乘法口诀已经会背了。那么,还有不会背的同学吗?

几个小手慢慢举了起来。(我考虑应该有不会背的学生。)

师:还有些同学不会背,你们愿意帮他们吗?用什么方法能让他们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有的学生思考着,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教身边举手的同学。学的同学听得认真,教的同学热情更高。我对学生进行鼓励后,进一步讲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心得: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是对教师预设的突破。根据实际课堂变化,及时突破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互动,努力达成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成就了精彩课堂。

5.预设有深度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生发展的轨迹进行开放的预设。另一方面,教学时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课堂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灵活对待“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

6.预设有广度

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一般人习惯顺向思维,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这就强调了打开学生思路的重要性。

7.动态生成,关注价值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要学会观察、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诀乘法预设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巧用口诀求积商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