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初中数学的有效教法

2015-09-10林修读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林修读

摘 要: 数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与数学朝夕相处,然而小学数学的教法和学法与中学数学的教法和学法完全不同,数学更是初中知识学习的主修课程,是一门分量十足的学科。当然数学的学习并非纸上谈兵般容易,它的攻克需要来自多方面的配合,“刚柔并济”方能生效。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教师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应实行怎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影响因素

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倡了一段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如今的教育教学仍然是应试教育下的以学生成绩来“论英雄”,在考试制度的催化下,高升学率成为每个教师都必须追求的目标和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于是,为了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教师不遗余力地寻找题海供学生“畅游”,乐此不疲地占用时间给学生“灌溉”,可结果呢?学生的成绩是有所提高了,可从此以后,在他们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造成了青春期的压抑叛逆。

静静思来,如果题海战术和课外补习真的能够带来成绩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毕竟中国的现存教育是以应试制度下的成绩和升学率表现的,教师和学生都辛苦一场,最后中考结束时,双丰收,学生上得好高中,教师赢得升学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样的方法所得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并非长远之计,弊端很多。

1.长期的题海战术遏制了学生的独特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一个数学公式可能在多道题里重复出现,只是一味地做题而没有侧重点,往往事倍功半,不仅浪费了时间,成绩也不见得能提高多少。见过的和做过的题信手拈来,可是稍加变动就会傻眼,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即便是提高了成绩,却因为长期的题海战术,固定了思维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大量的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的劳逸结合,使学生疲乏无力,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热忱。与此同时,教师的鞭策、家长的逼迫更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躁动不安,逆反心理一触即发,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业应付了事,补习课中人在神离,或借用补习名义,向父母要钱,不去补习反其道而行之,去网吧游戏,其结果是不但浪费了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而且成绩没有提高,致使父母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教师也越来越无力挽救学生的学习精神。

靠传统意义上的“死”方法教学根本没有可行性,学生实际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任何提高,这对于他们下一阶段将要进行的高中数学学习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没有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像断了弦的弓,即使再用力,箭也飞不出去。所以,题海战术和课外补习并不是数学的有效教法,而所谓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教学实践,同时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方法追求的是人性化的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强调的是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着重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绝对无法模式化的,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如鱼得水,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智力因素更能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换句话说,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打开学生快乐学习之门的钥匙。学习活动愉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十分显著,掌握知识也就十分高效。

其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反应的是数学概念与各知识点所代表的抽象与非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系统研究和分析,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从而有效把握各类概念和相关知识点间的关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数学思维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是从现实问题转移到抽象层面的,再经过长期训练,最终成为个人应对数学问题的一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数学概念知识从抽象转换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再通过教授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把问题所涉及的解决方法抽象化,形成自己应对问题的独特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十分的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入手,以人为本,分析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听、说和写的配合工作。要使学生听进去,教师就应有自己独创的课堂教学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生动活泼的讲课风格都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当然如果只是一味地重视调动气氛,而没有真正把所教知识授予学生,也是失败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说出来,教师就必须转换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把传统的教学方法里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教师导,学生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动笔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应用其中,通过教师引导进行逐步分析讨论,并最终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这也是学好数学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基本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良好的师德风尚,一视同仁的教学原则,耐心谦逊的个人品德,这是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的客观因素,也是数学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茂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