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有效拓展
2015-09-10刘晶
刘晶
摘 要: 当前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容易出现“文本失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文章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守住“网络关”,把好“自主关”,有效拓展语文阅读资源,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本位目标,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网络环境资源 有效拓展
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信息资源,而且带来了小学语文阅读方式的转变,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假使应用不当,语文阅读教学就容易出现“文本失守”的现象。这可能导致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更谈不上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立足文本,谨慎地使用网络资源,在实现阅读教学基本目标的同时,实现发展性目标。
一、概念界定
1.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上有限的学习资源,应当积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空领域,构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那么利用全新的教学平台——网络,以全新的观念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节奏、高效益地实施阅读训练的崭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大,自主性强,合作程度高,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
2.文本的内涵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文本”这一新理念便在广大师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在现代汉语里面,也有“文本”这一词语。
《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文本”为“文件的某种本子,也指某种文件”。《精编当代汉语词典》解释“文本”为“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词而言),也指某种文件。例如:这个文件有中、英、法、日四种文本”。然而,《标准》中阅读教学提及的“文本”是纯粹的文艺学术语,是从西方引进的文艺学术语。
在西方释义学哲学家眼里,文本不限于文学的、写下的文本。狄尔泰认为,具体的历史世界和作为整体的实在也是一种有待解释的文本。任何具备文本性质的事物,即需要人们来解释的事物,均可称之为“文本”,如口头语言、艺术、艺术作品、历史(不是历史教材或历史书籍)都可称为“文本”。这是对“文本”的一种最宽泛的解释。法国哲学家美学家利科尔认为:“文本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这是对“文本”的一种狭义的解释。
按照狄尔泰和利科尔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文本”“狭义上指一篇篇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它通常指的是前者。
二、网络背景下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快速搜索方式和丰富的阅读资源,改变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阅读资源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阅读资源的学习,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丰富的阅读材料,教材内容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网络的出现弥补了教材内容有限的不足,弥补了阅览室、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阅读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的强大检索功能,在网上迅速查询相关阅读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个人的兴趣需求和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2.阅读形式多种多样
网上阅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阅读方式、阅读难度和阅读重点,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包括电子邮件、论坛、在线交流、发帖子等方法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阅读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在网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语文老师的指点与帮助,还可以向其他老师甚至专家学者请教。
3.阅读过程无拘无束
网络形式下的阅读是一种以人机对话为主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阅读方式灵活、便捷。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间、内容进行阅读,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师也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指导。总之,网上阅读为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自由、开放的空间,实现了在网络环境下更广泛的阅读信息交流。
4.阅读兴趣被激发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营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便于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探究者、发现者,甚至是提供者。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进行阅读,或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查找相关资料辅助阅读。同时,网上阅读还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发表读书心得,交流对别人阅读体会的评价,共享网上阅读的乐趣。可以说网络阅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真正实现了本色阅读。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处理文本的失误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方式,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应用不当,出现了处理文本失误的现象。
1.极端淡化文本
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从教师权威到“师生平等对话”,这些都是教学理念的变革。然而在实施时,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尊重学生”和“互相平等”的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淡化文本的现象。
(1)讨论泛滥
《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便成为语文课堂上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似乎哪位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组织学生讨论就是没有贯彻好新课标一样。比如有位教师教授《望月》一文,在整个教学程序中,穿插一个又一个“四人小组”探究活动。每个教学环节都伴随着“初读”、“抓关键词品读”、“美读”等,而且老师让学生分组读课文,当学生刚调好整情绪,进入读书状态时,但连开头都没有读完,下一个小组活动又接踵而来。读书,完全淹没在小组活动中。
(2)无限度的超越文本
读者反映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文本的解读才能得以建构,它的生成和创造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必须由读者实现。可见,读者的解读是赋予文本第二次生命的关键。如果读者的解读仅是“反映文本”、“复制文本”,那么只能算是平凡的解读,因为“成功的阅读必须超越文本”。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一线教师一味追求超越文本的解读,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淡化文本(或脱离文本)。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教授一节课都在组织学生讨论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而且涉及一些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谈迁的辛苦。结果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讨论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事情上,而学生对信念对文本的理解却鲜见深刻。
四、立足文本,有效拓展阅读资源
文本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基本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必要依据。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谨慎地使用网络资源,立足“文本”,把好“自主关”,以防文本失守,从而实现阅读资源有效拓展。
1.立足文本
凭借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易出现的问题是“放得开,收不拢”,导致无法深入学习文本,甚至陷入文本“失守”的困境。例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知识丰富,文辞优美,凭借网络资源学习,有利于开阔知识面,加深理解文本,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用PPT演示海洋里丰富的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上网阅读,自主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在网上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加以语言描述)。
(4)汇报交流,纠正误读。
(5)你想更多地了解未来的海洋吗?
请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更多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在这一自主学习的环节较难介入,无法发挥导向作用,不乏不少学生脱离了对课文的理解与感知,也无法落实语言目标。
如何有效“守住”文本,又有适度拓展?可操作的方法是:网络资源助预习,重点问题共讨论。教师不妨尝试改变拓展学习的时间,将其提到课堂教学前的预习阶段完成。课前提供网络资源地址,明确要求学生根据重点问题预习,先读课文,再上网阅读。当学生带着丰富的课外知识学习文本,就有很深的体验。课堂教学时,教师先组织开展文本学习,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纠正误读,深入理解。
2.守住网络关
打开网络,犹如驶向大海。课堂提出了学习重点后,围绕重点,尽快找到相对集中的拓展资料是高效阅读的重要保证。网络课堂,教师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尽快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在网络中“遨游”,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执教前,对于网络资源的筛选、整理是一个基础工作。
一位老师第一次执教《秦兵马俑》前,搜索到了一个专业的秦兵马俑网站,资源丰富,执教时运用了这个网站,但效果并不好。学生一打开网页,大量材料涌入,应接不暇,而安排自学的时间又不多。学习不充分,访问网页有“走过场”的意味,网络学习资源没有真正地为理解文本服务。
第二次执教时,她对这个网页进行了改造,留下了与课文内容相关较大的“俑坑介绍”、“后世影响”、“相关意义”三个内容,图文相谐,精简了文字,提供给了学生最有用的资源,让学生从这些数量不多但十分有效的信息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样的改进,既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为后面拓展写话这一环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花很多时间“备”网络,尽可能将网络资源中那些与课文有关的,比较关键的资源进行筛选、重组。必要时,可自行设计专题网页,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阅读网络材料,避免因学习资料的过度迷恋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把守“网络关”。
3.把好自主关
网络学习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含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就是要寻找“有用”的信息,处理信息是对信息进行概括。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标志之一,语文阅读课要安排自主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
网络教学的矛盾,主要是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之间的矛盾。要善于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否则就会有顾此失彼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有效培养。课前的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主学习这一环节。
五、结语
网络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资源,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谨慎使用网络资源,始终要立足文本,实现有效资源拓展,从而让学生寻找到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天地,开发学生读书潜能。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育研究,2002.4.
[3]王玉梅.语文阅读教学应正确对待“文本”.现代语文,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