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岛民俗趣闻记

2015-09-10刘怡萱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兰屿普渡宜兰

刘怡萱

兰屿达悟飞来的鱼离岛上会“飞”的鱼

在中国的台湾岛周围,零星分布着一些四面环海的袖珍小岛,台湾人把它们叫做“离岛”。首先要给大家讲述的一项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飞鱼祭”,就和其中一个叫兰屿的离岛有关。

兰屿是台湾东部的一个小岛,因岛上盛产名贵的蝴蝶兰而得名。达悟族人世代生活在美丽的兰屿上,维护着祖先留下来的民俗传统。他们将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视为最神圣的礼物。在每年的飞鱼祭上,感谢上天的恩赐,祭拜飞鱼王,祭奠鱼灵,祈求上天能继续保佑他们获得更多的飞鱼。

每年的四月到八月是飞鱼活动的季节。之所以叫“飞鱼”,是因为它们有着十分发达的胸鳍,张开的时候就像乌儿的翅膀一样,能在水面上飞十米远。飞鱼的鳞片是半透明的,成群的飞鱼在海面上朝着同一个方向集体前进时,在阳光下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当太平洋迎来每年的黑潮(又称日本暖流,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时,飞鱼们就会顺着黑潮游到兰屿的外海,此时,达悟族人也就迎来了盛大的飞鱼祭季节。面向鱼的独特祭拜

祭典多在黎明前进行。妇女们穿着礼服在岸上加油助威,男人们戴头盔、佩长刀,站在木舟上杀鸡奉血,祈求平安归来。然后,船员们在风平浪静的夜晚燃起用芦苇扎的火把,飞鱼追逐火把,渔人用大网捕鱼,满载而归。在飞鱼祭期间,每船在当晚捕到第一条飞鱼后,船长会把涂了鸡血的小竹筒插进鱼嘴里,把鱼高悬船头,祈求更多的鱼儿们能够到来。

船员们费尽辛苦地捕到这么多鱼,回家之后是不是该好好享用呢?按照达悟族人的传统,当天晚上捕的鱼不能带回家,要留在船上,并涂血祈祷,第二天早上才能带回营地。他们把捕获的飞鱼以每十条一串的方式挂在支架上,或者铺在沙滩上晾干,再移到支架上晒干。

在举行招鱼、初夜、丰渔之后,紧接着迎来尝新和终食等仪式。

即便是到了尝新的阶段也不意味着可以大吃特吃了,因为飞鱼没有经过祭祀不可以吃。祭祀的过程很是神圣,人们把飞鱼带回后,将银盔和金片放在飞鱼上,祷告完毕后才能煮食。煮食的方式也极其讲究,首先,不能把飞鱼整条地开膛破肚,必须完整地一条条摆放整齐地煮;其次,吃的时候不许掐头去尾,挑挑拣拣,只能一条一条地吃。

达悟族人的捕飞鱼活动一直持续到七月一日,这时,每一家都开始打扫除尘,杀掉一只山羊来举行终食祭。整个十月禁止食飞鱼,家中储藏的鱼干在吃完最后一顿后,剩余部分都要抛至野外,以示“终食”。

宜兰头城瓢荡的魂

谈完了专属原住民的飞鱼祭,接下来说说台湾宜兰的头城地区一项名为“抢孤”的民俗活动,这项在农历七月举行的活动可以说是宜兰头城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节日。

“头城抢孤”的起源可追朔至清道光年间,当时为了祈求普渡鬼魂、消灾解厄,便在农历七月举办富有神秘色彩的抢孤活动。在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七月半)普渡后,将祭祀的供品提供给民众抢夺。一种说法是为了与孤魂野鬼抢夺祭品,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吓退流连忘返的鬼魂。

抢孤“以人象征鬼魂”的方式,让竞争者爬上高高的抢孤棚,最后爬到约四米高的青竹编成的孤栈上,栈上绑有许多食物,有鸡、鸭、猪肉、虾、鱼等等,以及各式金牌和顺风旗。抢孤手把祭品丢到棚下并且取得顶端的顺风旗后就算成功,意味着普渡了孤魂,而人们也相信抢到顺风旗的人可以获得神灵的庇护。

因为孤棚和孤栈会事先涂满厚厚一层牛油,参赛者必须以叠罗汉的方式向上攀爬,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抢孤”不仅能挑战个人的毅力和攀爬技巧,更要注重团队的合作才能拔得头筹,既惊险刺激又大有看头。

宝岛台湾的守护神

同样富有台湾民俗文化特色的还有一项名为“三月疯妈祖”的民间信仰活动。妈祖是台湾人心中最重要的依靠,成为人们在健康、事业、农事、感情上的守护神。在每年元宵之后到三月二十三之间,各地妈祖的绕境进香活动更是盛大隆重。

“绕境”是指神明每年定期巡视辖区,以求安定人心、驱逐邪恶的活动;“进香”指的是信徒迎请神明前往庙宇参加拜会、联谊等活动,进香不只是神与神之间的联谊,更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神明绕境、进香是信徒们的自发行为,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沿途相互扶持、相互照顾。

和藏传佛教的信徒们磕长头跪伏前行的目的相似,信徒们通过长途跋涉多是为了给家人祈求平安,赎罪,或者还愿,答谢神恩。参加这些进拜活动的民众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她们用这种最为纯朴虔诚的方式祈求家人平安幸福,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抚与净化。

不论是达悟族人的飞鱼祭,宜兰头城的抢孤,还是台湾全岛的三月疯妈祖,这些多彩多样、独特有趣的民俗活动多多少少给宝岛台湾增加上了一份特别的魅力。在同根同源的文化之外,这些独特的民俗也使得台湾成为一颗独一无二的明珠,在中国的东南海域上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兰屿普渡宜兰
剩下的半碗水
来去匆匆宜兰行
数百年前晋江人就反对普渡奢侈攀比陋习
最后一次“普渡”(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