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法在中医院校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汤轶波等
汤轶波等
摘 要: 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病例导入法教学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关键词: 病理学 病例导入法 教学应用
病理学是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学体系中起着承接基础医学,同时又紧密联系后续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较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的病理学教材有自身的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更多地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区别:中医院校的病理学融合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章节,而这两部分在西医院校普遍为独立开设的课程。在相似的课时限定下要讲述更多的知识点,同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中医院校学生接受的西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从范围或深度方面较西医院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而这些基础学科内容的深入牢固掌握恰恰是学好病理学至关重要的。综合起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病理教学质量,是对中医院校病理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病理学内容较抽象,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多为教师“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和记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教育。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在内容理解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病理形态学方面稍好,比較突出的是在讲解患病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较传统教学方法,病例导入法在课堂气氛的调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整个课堂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以在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病理教学方面应用病例导入法进行教学所得的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中医院校病理学课程设置上有部分病理生理学的章节,如DIC和休克。这两个章节主要介绍该病理过程的具体发生机制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不同于形态学课程有直观的图片讲解,这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理解有难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借鉴高年资老师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近期的教学中引入病例导入教学方法。在正式讲解休克前,先引入一具体病例。该病例为一车祸致腹腔大出血病人,详细介绍自入院前后的体征、临床表现的动态变化和医生给予的治疗措施,以及最终病例死亡的病程经过。教师进而提出问题,此病例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入院后医生也给予看似较合理而对症的治疗措施,但为何最终病人死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此病例的治疗经过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等。从病例的导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具体内容,并且边学习边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相关内容时及时回顾该病例。如在讲解休克的三个分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及微循环凝血期的微循环病理变化进而对应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回顾该病例,找对应的时期和临床表现。如为何此次病人在后期表现为对升压药物的无反应,是由于病人处在休克之微循环凝血期,DIC的广泛出现,微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呈麻痹性扩张。这样让学生在理解每一期具体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时,对应这一病例的实体,有很直观且具体的印象。在这一章节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交流,再重返这一病例,不少学生依据章节内容大胆提出对治疗这一病例的见解,表明学生对本章节的相关概念思路很明晰,可谓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样讲解病理形态学章节时,病例引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讲授“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章节中会涉及四个形态学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单纯地逐一讲解这四大形态学表现,容易陷入“以书说书”的情境,认为枯燥而不好记忆。参照病例导入法,笔者在正式授课之前先介绍一病例,该病例为老年慢阻肺病人,有咳嗽、大量咳痰,长期病程进展到出现严重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右心功能衰竭表现而死亡。在病例介绍时,同时详细介绍其临床症状及死亡后相应的病理解剖所见。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有支气管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纤毛细胞出现脱落、坏死;上皮之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则数量增多,体积变大;局部黏膜上皮转化为复层鳞状上皮;心脏体积增大,尤其右心室肥大,心室壁增厚,镜下心肌细胞增大,细胞核染色丰富。通过病理解剖所见,知道该病例出现支气管黏膜杯状细胞的增生及肥大、右心室心肌细胞肥大、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初步认识以上这些形态学表现,同时适当提及一些由形态学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的改变,如杯状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其增生肥大导致病人大量咳痰;黏膜上皮由于鳞状化生的出现,丧失原本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自净”功能,对外来病原的清除功能降低,易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咳嗽等表现。带着问题我们进行具体课程内容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回顾病例,组织学生讨论,对本章概念进行消化。课程接束后对学生进行小考察,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均理解较透,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中医院校有其自身特点,中医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更多需要不断摸索改进的地方,在病理教学上,我们还要做出更多尝试。
参考文献:
[1]田小军,赵建华,邢红霞,吉四辈,王玉梅,李彤.病例导入法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763-764.
本文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资助(XJTD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