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与德育融合

2015-09-10姚丽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4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语言文字自然段

姚丽芳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这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使“语文”这一学科充分发挥它的魅力,使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达到陶冶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

在语言文字教育和道德教育如何完美融合的这一问题上,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些不尽相同的方法使语文教育在不断向前发展。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数十年,下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儿体会。

一、 根据单元目标把握德育方向

语文课本的每一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德育内容相同的文章,因此一个单元就相当于一个德育方向,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每一个单元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单元的德育点,并且发挥创造性,确保在教学中既教好书又育好人。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这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在学习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在学习作者写法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写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让学生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再如第六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组课文写出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从中能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在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还要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是怎样关心自己和家人的,以此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刻与不平凡,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 通过分析词、句,实施具体德育内容

除了在总体上把握德育方向,教师还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也就是在分析词语、句子的同时进行德育。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不仅有自身的含义,它们还传递着作者的心情和意志,教师要抓好这一个进行德育的好机会。例如《搭石》一文中,第2段的词语“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几个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同时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在分析这几个词语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当时是怎样做的,是不是和这个老人一样呢?在行为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老人的行为是多少可贵,以此给学生的日常行为树立榜样。

三、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故事情节应该是学生喜欢语文课文的最主要的原因,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时机。课文的思想,往往就是作者的情感流向,而这是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来分析,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对学生施以德育。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巨人由拒绝孩子们到后来的接纳孩子们,是因为他明白到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在讲这篇课文时,教师着重让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中,明白巨人前后行为、态度的变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在花园的反复变化中,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四、朗读指导促进德育内化

语文,是和朗读分不开的,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一些优秀课文,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思想的理解,更能够促进德育内化。例如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这是对英雄的颂扬。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不同情节有不同的语调。第1自然段以叙述性语气为主,第2、4、5自然段要读出对敌人的恨,第3自然段要读出班长的坚决果断和其他战士的激动与自豪,第6至9自然段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完成任务的喜悦以及高呼口号的壮烈豪迈。在指导朗读中,教师可采用不同方法使学生融入角色中,用心感受角色在当时情境中的心理,努力塑造好人物,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朗读中树立起来的人物形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取得文道统一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老师用心挖掘,找准切入点,努力使语言文字教育和道德教育完美融合,就可以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德育也不会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石家庄鹿泉市大河镇邵营学校)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语言文字自然段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秋天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美丽的秋天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