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思路指导及佳作点评
2015-09-10李传鹏
李传鹏
【文题再现】
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着体现着人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见解。
请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材不限,字数600。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导】
2014年河北中考作文是一篇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是一次特点鲜明的作文题设。清代诗人黄遵宪在《杂感》中有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摒弃假大空而侧重考生的“独抒性灵”,正切合语文改革的题中之意。本次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宽泛的相关性与灵活的自由度。对于话题作文来说,其考查的一个核心问题便是考生的“发散思维”,即围绕某一材料(或某一触发点)——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已占有的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全面拓展思维空间,而宽泛的相关性与灵活的自由度是话题作文的两大显著特点。“这样的衣着”,衣着,即一个人身上的穿戴,包括服装的式样和穿戴的方式等,而这恰恰是考生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之一,这就给了考生非常广阔的选材空间,只要与衣着相关的材料皆可入文。而且从体裁选定上也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围绕“衣着”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
2.隐现的限定性与多样的指向性。闻一多先生曾用“戴着枷锁跳舞”形容自己的写作,其实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次写作。“跳舞”自然指的是文思涌动,行云流水的行文,而“枷锁”则指的是写作过程中的主题限定等需重视的约束条件。“这样的衣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衣着”,前面有一个定语成分——“这样”,这就说明,一方面,当考生在写“衣着”的时候,必须要突显是特定的衣着,即一定是某一时间、某一事件或某一场景中的衣着,绝然不是漫无目的地信马由缰;另一方面,一旦当其被限定在某一时间或事件或场景中时,其指向性也就不能被忽略,通过“这样”的“衣着”,考生要表达什么?一段难忘的时光?一件难忘的事情?一个难忘的场景?……无论是什么,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要叙写的“这样的衣着”到底是什么样的衣着,是一件衣服还是一类衣服?是谁的衣服?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衣着?等等。同时考生自己的感悟与情感抒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此写好本次作文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准确。“这样的衣着”,很明显,写作的核心内容必然是“衣着”,而且“这样的”限定也说明一定是特定情境中的衣着。
2.立意独到。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抒发什么感情或者表达什么感悟等等),力求立意独到,即使选材雷同,也要在立意上写出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吊僧诗》中说道:“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显然,立意的好坏比辞藻是否华丽更为重要。
3.拟题别致。正所谓“题好一半文”,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无疑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自拟题目,对考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赚分”的好机会。一个好题目的拟定,通常是使用了恰切的修饰手法,如比喻、借代、双关,等等。
4.选材典型。前文所述,衣着是考生最为常见的生活现象,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在选材上出现草率随意的弊病。选材典型,就是要选择很有代表性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衣着进行叙写。
关于“这样的衣着”的拓展延伸正如材料中所言,一个人的衣着往往代表了这个人的喜好、秉性、素养甚至心灵。常见的写作思路就是对一件或一类衣着进行描写,进而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考生完全可以摆脱这一思维窠臼,将“衣着”象征化,深化其现实意义,这样写来,整篇文章就会显得厚重,也容易出彩。宋代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所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只要考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相信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