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系统“央地联动”成常态
2015-09-10李天锐
李天锐
近日,纪检监察系统又有一波人事调整引发关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邓卫平调任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则空降广西,接替邓卫平的遗缺。
于春生和邓卫平都有丰富的反腐工作经验,于春生曾在北京检察反贪系统工作多年。2007年出任北京市纪委副书记,两年后调任中央纪委四室主任,曾查办刘志军案。邓卫平长期在福建地方和公安系统任职,他此番上调,也使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卸下了公安部的所有职务,开始专职反腐。
值得注意的是,于、鄧二人的职务调整,是继今年1月,中央纪委常委姚增科、崔少鹏分别出任天津、吉林纪委书记之职后,又一个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下地”,担任省市区纪委书记的例子。廉政瞭望记者发现,至此,十八大产生的中央纪委专职常委的职务均有变化;而监察部3名副部长中,未获新职的仅剩党外人士郝明金。
多名专家告诉记者,如邓卫平一样,由地方纪委书记调任中央部委纪检组长的,此前已有多例,如西藏纪委书记金书波出任驻工信部纪检组长等。而去年至今,侯凯、黄晓薇、姚增科、崔少鹏、于春生等委部领导先后空降地方,人数之多,频次之密集,以往则颇为少见,表明中央对省级纪委大力推进反腐的期待,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赋予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权的具体化。
除此之外,中央纪委、省级纪委的一些中层干部也获得了“外放”的机会。除了此前赴山西“打虎”的迟耀云外,今年初,曾任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办公厅主任的刘明波,亦获任安徽省纪委常务副书记一职。
廉政瞭望记者获悉,今年,中央纪委还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省区市、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有分析认为,纪检系统“央地联动”,有助于冲破地方人情关系网的束缚,发挥“打虎拍蝇”的最大效果。也会使中央官员更“接地气”,或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