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及外铄说教育学价值
2015-09-10周宝玲
周宝玲
摘 要: 荀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兹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论述荀子及其外铄说的教育学价值,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荀子 外铄说 教育价值
一、荀子及外铄说
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成为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坚持的“性恶论”则是从孔子的“习相远”发展而来,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他这个“顺是”的说法,实际就是人性受社会环境影响所致,即他所谓的“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的意思。他认为人性既然本来就是恶的,要使它改变为善,就必须用人为力量矫正它,因此需要重视学习。他主张的人为的“伪”、“化性起伪”和“积伪”的学说,都是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而且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外铄说”,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二、外铄说的意涵及其与教育学发生的价值
外铄说与教育学发生的价值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看。
(一)“教”的方面
1.教育的作用。荀子对教育的作用深信不疑,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儒效》中荀子认为,教育不仅可以使人由愚转化为智,由恶转化为善,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普通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别的途径,唯有接受教育,唯有依靠自身不断努力。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
2.教学方法。荀子的教学方法要求学者自动,从“求诸己”出发,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君子为学,必须做到“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因此,他以为教者不是无的放矢,必须视学者是否有专心求学的诚意,先问而后告,如果“不问而告”与“问一而告二”都是出于被动,是不恰当的。此外,他认为教者必须视学者是否有诚恳求学的态度,教者的言与不言都须视其人可与言与不可与言而定,这就是荀子倡导的“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汉语意思就是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进行教导。
3.教师。荀子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教师,他把教师与天地君亲的地位并列,如“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所谓“近其人”、“好其人”即指教师,礼即指教师,礼即以师为准则,所以隆礼就次于近师好师。荀子不仅尊重教师,而且对教师的要求特别严格。
(二)“学”的方面
1.学习方法。不断积累。荀子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与此相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有恒心。要不断积累就必须有恒心,所以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学习上要倡导“锲而不舍”的态度,发扬“驽马十驾”的精神;要专心致志。学习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就是说,一时学习,一时不学习,为一般道途之人所为。很明显,无论学习知识还是培养品德,不可心浮气躁,不可一心二用,只有做到专一,才能有所成就;要做到“全”和“尽”。“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意思是使耳目口心的闻见言虑周密,意志坚定,应付事物才不为外物所移。
2.学习过程。关于学习过程,荀子提出“闻见”“知”“行”三个步骤,所谓的“闻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阶段,“知”是理性认识阶段,而“行”就是实践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荀子特别重视“行”,如他的经典名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不仅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同时以“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作为三个阶段进行的过程,而且他认为在“入乎耳”的阶段,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达到“专一”,他说的“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其次在“著乎心”的阶段,学生必须把新得的知识和旧有的观念结合起来,用冷静的头脑深思熟虑,加以分析,综合得出概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必须做到“虚壹而静”,要虚心研究,不固执成见,不以梦想扰乱真知,使心中达到“大清明’的境地。最后在“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阶段,这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学生一定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四体劳动躬行实践,就是所谓的“身体力行”的意思。
参考文献:
[1]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蔡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与古代思想新论.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
[3]林宏星.《〈荀子〉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