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2015-09-10蒋建
蒋建
摘 要: 作者自从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发现化学学困生已经严重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新课标下化学的有效教学。本文就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探讨,达到有效促进初中化学的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现化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困生 转化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化学学困生对化学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影响。初中化学学困生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有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求知欲低,学习兴趣不高,情绪消极,自制能力差,思想松懈,缺乏学习的紧迫感。②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扼杀,初中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接触源于九年级,学生课程负担重,加之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要赶进度,要数量,造成学生产生了化学难学的思想压力。③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不到位,课后自己又不能解决,日积月累造成知识缺陷。④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滞后,坚持自己已有的学习方法,相信老习惯,没有按照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有教师方面的原因:①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愿望重视程度不够。②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③教师在授课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学生对抽象概念没有很好地理解,没有很好地总结规律。④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而不能按照课程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再次,有学科本身的原因,初中化学这一科,可以说介于文科和理科。说它是文科,很多化学方面的概念,物质的性质,化合价,部分反应方程式等都需要背诵,需要积累;说它是理科,化学上有很多问题需要理解,需要计算。而且化学的这门学科连贯性比较强,如果前面的内容理解不透,后面的内容就无法学习。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化学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比例的学困生,严重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化学学困生的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因此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最终放弃学习。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不同的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化学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准学习化学困难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把对化学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转化初中化学学困生的一些措施。
一、激发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化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有实验课的时候,学生特别感兴趣,跃跃欲试,学困生这个时候也听得特别认真,教师要认识到实验对转化化学学困生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有意识地让学困生上台参与演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困生多做一些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此外,为了长期培养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困生参加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关注化学学困生
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轻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学困生,适宜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重要。化学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本着“浅、慢、精”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向他们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记忆的方法,多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网络型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和易混淆的地方,要给学困生反复点拨、启发和疏通。课堂上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提问,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具体做到:(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思想包袱重的学困生,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轻装上阵,加上老师的肯定、信任、赞许,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学习效果将更显著。(2)根据女生做事心细、认真的特点,预先对学困生中的女生进行培训,让她们登台做演示实验,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另外,让她们担任化学小组长或化学课代表,这是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驱使她们非学好化学不可。(3)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困生,教师应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使评价有利于学困生的发展。
三、给予学困生学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化学也有积极性,花了许多时间在学习化学上,但成绩总是上不去,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这些学困生缺乏学科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学科认知过程与方法。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教师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尽可能让学困生掌握较多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学困生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四、建立学困生档案,强化个体辅导
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认真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进步过程,定时进行分析探究,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降低难度,降低目标。面对学困生不能心急,耐心辅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总之,学困生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与学习过程并存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紧迫课题。关注这一现象,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极大地促进化学有效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能期望做一两次工作就能见效,需要教师长期坚持耐心地做工作。只要教师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对学困生多一份关爱,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困生就会有进步,化学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