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复述策略的发展研究综述

2015-09-10刘丹丹孟楠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复述二语习得记忆

刘丹丹 孟楠

摘 要: 复述不仅是大脑中强化记忆的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策略,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是通过复述实现的。“加工层次理论”认为在信息记忆加工过程中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复述活动:维持性复述——对信息进行浅表的分析;精致性复述——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精细加工。文章从复述的提出入手,总结了复述理论的发展,梳理了语言教学中复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与思考,以便更好地认识、发挥复述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二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的效果。

关键词: 复述 维持性复述 精致性复述 记忆 二语习得

1.引言

复述不仅是大脑中强化记忆的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策略(刘淑珍,2011)。心理学家Craik和Lockhart在1972年提出“加工层次理论”(Levels of Processing theory),他们认为记忆的保持不在于“复述”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加工方式的不同,加工层次越深,记忆保持越好(张庆宗,吴喜燕,2002)。这对后来复述理论的重大贡献者Robinson(1995b,2003)进一步具体阐释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对信息记忆深度加工的精致性复述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不仅从信息的输入型加工角度解读,还出现诸如建构概念图、提取练习等从信息的输出型角度对信息的精细加工和记忆进行研究和探讨。

2.复述策略的提出

早在1968年的时候,Atkinson和Shiffrin首次提出一个系统全面的信息加工模式,即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新信息要经过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阶段。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复述实现的;复述时间越长,记忆保持越好。加拿大心理学家Fergus I M. Craik和他的学术同门Lockhart (1972)对此提出异议。

“记忆加工层次”(也叫“记忆加工水平”)认为信息的记忆加工是对输入信息进行一系列不同水平层次上的分析加工。人们对于信息记忆的久暂取决于对知识的加工层次而不是加工时间,记忆依赖于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王甦,汪安圣,1992)。Craik和Lockhart最早提出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刘丹丹,2012),他们认为认知加工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加工(Type I Processing),即形式加工层次,是对信息进行浅表的分析,是维持性复述;第二层次加工(TypeⅡProcessing),即语义加工层次,是精致型复述,是指一个词得到识别之后,还可以与其他词建立联想,与有关的表象和故事联系起来,是对信息的深入分析和精细加工。他们侧重从加工层次的角度解读这两种不同的复述形式,且这两种加工形式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他们坚定地认为加工层次深的认知活动能够加深记忆,也就是说对信息的精致性加工会对有效记忆产生很大的帮助。这在当时激起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得到他们的实验支持。

然而,Craik和Lockhart的“记忆加工层次“及其复述理论在当时遭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如Baddeley(1978),Eysenck(1978)和Nelson(1977)就提出加工层次具体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及该怎样判断一个层次比另一个层次深,在不同加工层次中涉及精细加工的深度和宽度、有区别性的信息编码等诸如此类的言语习得行为中,记忆是如何提高的等问题。这些疑问使得两位心理学家在该理论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上保持更谦虚的态度,他们认为“记忆加工层次”只是一个小的框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Graesser 1979)。

3.复述策略的发展

3.1复述的两种不同形式

与“记忆加工层次”理论同时期的影响较大的记忆加工理论是语义记忆模型,主要有Collins和Quillian(1969)的层次网络说,以及Loftus和Collins(1975)提出的激活扩散说。这两种模型都涉及对信息记忆的精细加工。Das和Kirby于1990年提出信息编码模型,认为编码过程包括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编码水平。这些都是对信息记忆加工形式的不同表述,编码水平相当于不同的复述形式,即简单机械复述还是深层次精细复述。

Robinson在众多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一步更详细地区分了复述的两种形式,即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他指出维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是对材料自身的加工。精致性复述则将新信息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进行分析和加工,是新旧知识进行匹配的过程。维持性复述是一种材料驱动处理(data-driven processing),学习者自下而上地重复材料内容。精致性复述则属于概念驱动处理(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具有更大的控制性和意图性,自上而下地把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连接起来,从而对现有输入和长时记忆表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精致化处理(Jacoby 1983; Robinson 1995b, 2003; Williams 1999a)。

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及自己实验结果的基础上,Robinson提出“有意注意是长期记忆编码之前在短期记忆中的觉察加上复述的结果”(Robinson 1995b:96)。不同的复述可以导致不同的意识程度,是意识引起加工,意识是由不同加工层次所带来的副产品,其实就是复述时的伴随认知状态,加工层次越深,意识程度越高,记忆效果就越好(Robinson 1995b,2003)。这与Craik和Lockhart的加工水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坚定地认为加工层次深的认知活动能导致更多的记忆,也就是Robinson(1995b,2003)所认为的精致性复述会导致更多的意识和储存(刘丹丹,2012)。

3.2不同复述形式在学习中的作用

复述的首次提出就是建立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验基础上的,是Craik和Lockhart以词汇记忆和词汇的配对练习实验为基础证实其“加工层次理论”的,其实验证明认知加工层次越深,记忆效果越好。Robinson重点研究了注意在显隐性测试中的积极作用,其中显性测试主要利用概念驱动处理,隐性测试主要利用材料驱动处理(Robinson 1995b)。Joe在1995年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阅读并“复述”(多次重复阅读)课文比只阅读课文能调动学习者更大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任务的完成量。

近年来,在外语学习或二语习得领域中有不少研究者赞同精致性复述更有助于信息的记忆。Laufer(1998)认为习得词汇知识不仅仅熟悉词形和标记,还涉及熟悉词的各种(新)意义、概念及其与已知词的意义关系。张庆宗的实验(2002)证实“深层次语义加工的直接学习促进词汇学习;浅层次的形式加工作用不大,在某种程度上起抑制作用”。Barcroft(2000,2002)提出的加工资源分配模型(Type of Proces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TOPRA)这一二语习得理论涉及精细加工或精致性复述中习得效果是由学习与测试中信息加工任务的不同类型决定的。语义加工(深加工)有助于提高词项语义的习得速度,对词项形式加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形式加工(浅加工)有助于词项形式的习得,对词项的语义习得则产生抑制作用。这一理论在2013年被周正钟应用于二语语块习得研究并且证实该理论的可行性。

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其目的都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增强对信息的记忆效果。近年来复述理论在研究者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有学者证明课文复述(包括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笔头精致性复述都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张书瑜,2013;张雅丽,2007)。还有学者在精细加工手段上进行创新,证实利用专门编制的微型短文实施词汇上下文精致性复述记忆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质量和记忆及使用效果(熊西蓓,张少林,2013)。精致性复述还促进科技英语学习者科技英语词汇的产出性习得及产出性运用层面上的记忆(罗南琳,2009)。更有甚者还证实即使是经过精细阐述得到的错误信息,也会有很长的记忆保持时间(王穗苹,杨锦棉,2004)。

4.讨论与思考

复述这一概念是“记忆加工层次”理论的伴随产物,是一种心理加工过程,也可视为一种语言学习策略。与之相关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记忆加工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如Wittrock(l974)提出产生性加工(Generative Processing),Laufer和Hulstijn的任务投入量理论(Task- Induced Involvement),以及后来Robinson的维持性复述、精致型复述等,这些理论都是对“复述”这一信息记忆加工过程的扩展和应用,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复述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都莫衷一是,其运用价值高但概念表述不明确,研究者们很少明确阐释复述到底是什么,大家只是抓取复述中自己所需要的琐碎一点进行运用即可。

并且,复述这一概念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被想当然地视为“复述课文”中的那种一遍遍的机械重复,殊不知这只是复述的一种形式。而很多研究者在运用复述这一理论时并不对其进行事先的明确定义,这致使复述理论只停留在机械重复的层面上,但凡提到复述,大家都很抗拒,认为是死记硬背,认为该理论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因此,大家以后若使用到复述理论时,一定要先明确其表述的具体意义及运用的这一概念来自于哪一个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复述主要是涉及对新信息的输入型加工,近年来出现对信息输出型加工的研究,如上文提到的建构概念图,还有在心理语言学领域发展迅速的测试效应(又叫提取练习)等。很多学者将这些同样对信息记忆加工有促进作用的方法与复述、尤其是精致性复述在信息编码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进行比较。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证明提取或重复提取比编码或重复学习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记忆和迁移(Karpicke 2007; Butler 2010; 张锦坤, 2012;周爱保, 2013)。也有学者深入精细提取在信息加工记忆和保持中的作用(张玮,2011)。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复述在信息记忆和保持中的作用提出挑战,但是和复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重复学习、精细提取等。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复述是否会被重新定义,是否会被新理论取而代之,是否会和新理论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这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5.结语

复述是对学习材料强化记忆的一个心理过程,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视为一种语言学习策略。它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新信息进入大脑并要被长时间记忆时,在这一个信息记忆加工过程中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行怎样的加工才能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这除了与学习者自身因素、记忆材料的难易程度有关之外,还涉及复述的形式及其运用方法等问题。复述的利用价值和升值空间在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领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越来越备受青睐的精致性复述。然而如何“精致精细”,或者怎样将其与建构概念图、测试效应等输出型的信息记忆加工方法相结合运用到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领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Arthur C. Graesser. Levels of Processing in Human Memory by Laird S. Cermak; Fergus I. M. Craik [J]. American Scientist. 1979, 6 (727).

[2]Craik, F. I. M., Watkins, M. J. The role of rehearsal in short-term memory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3, 12 (599).

[3]Karpicke, J. D., Roediger, H. L. Repeated retrieval during learning is the key to long-term retention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7, 57 (2).

[4]Robinson, P. Attention, memory and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J]. Language Learning. 1995.

[5]段士平,石志亮.二语词汇间接学习与认知加工层次-评Laufer和Hulstijn的“Task- Induced Involvement”建构的提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6]刘丹丹.输入强化时机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M].苏州市: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49-53.

[7]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0-127.

[8]王穗苹,杨锦绵.精细阐述与先行信息激活水平的动态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25-429.

[9]夏雅君,林静,杨健.浅谈复述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1):89-90.

[10]张庆宗,吴喜燕.认知加工层次与外语词汇学习——词汇认知直接学习法[J].现代外语,2002,25(2):176-186.

[11]周爱保,马小凤,李晶,等.提取练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中的优势效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解释[J].心理学报,2013,45(8):849-859.

猜你喜欢

复述二语习得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浅谈英语口语训练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