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初探

2015-09-10盖艳秋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项目设计

盖艳秋

摘 要: 目前,随着生源质量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必然选择,而课程改革作为改革重点,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课程项目化 工作体系 项目设计

课程项目化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高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优秀职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教育出现了一些现象,如理论实践脱节、定位不准等,使得院校与企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供需不协调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强化、细化课程改革,立足具体职业岗位需求,把现实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标准和过程作为课程核心,通过提炼、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同时,实现“课证合一”,即教学内容和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进而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项目化的课程是由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而典型的工作任务则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和实施的,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学习,既能掌握现实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又能掌握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更能获得体验感受,积累经验。

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应用”为主旨,体现了“学做合一”,因此,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必然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搭建必备知识与实际工作任务之间的桥梁,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知识载体,以职业典型情境引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具体行动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项目化课程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化课程的内容选取的是以实际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行动导向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建自己的团队并进行角色分工,模拟实际的工作流程,营造浓厚的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氛围,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情境引入、小组讨论、小组模拟演练、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及示范,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了“学以致用”,在“学”与“用”之间建立了一个“零距离”的桥梁。这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岗位必备知识载体的教学实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把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生活实践的参与者,实现“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的统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实践性原则。

所谓实践性,即在设计项目时要求来自真正的实际工作岗位或工作领域,与学生的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一致,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浓厚,解决问题的动机才高,最终才能实现学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二)突出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是指要将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并提炼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又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的划分。

(三)突出层次性原则。

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层次和智力含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难,有一定的上升和思考空间,是体现“因材设计、逐渐递增”的智能化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课程项目化改革建设

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应突出解决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一)课程教材建设。

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便是配套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传统教材多为学科体系教材,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而项目化课程教材需要突破传统课程教材,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知识、操作规范说明和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二)教学基地建设。

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实现具体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与教学过程统一,因此,必须建设符合具体职业工作需要的教学环境,要求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建成“全仿真”的教学基地,等等,即建设“校内职场”。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企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内冠名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搬进校园、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工作平台,实现校、企、生共赢。

(三)保障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标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等。

总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便是项目化课程建设。项目化课程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良好学风的形成;课程项目化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2]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9.

[3]魏文芳.项目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任务[J].湖北教育,2007(11):6.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项目设计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温泉旅游服务区项目规划设计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
校企协同的材控专业项目设计与实践课程建设与实践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对基层烟草纪检监察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思考
彰显特色?扎实推进?为师生成长营造一片心灵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