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人”眼中当年的中国

2015-09-10陈降龙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47期
关键词:瓦尔特卡帕洋人

陈降龙

对一个时代最感性的见证往往是新闻摄影师的作品。1931年对于中国来讲是不可忘却的一年,“9.18事变”的爆发使得中国开始了抵御外患的艰难历程。这期间许多国外著名新闻摄影师来到了中国,其中就有来自欧洲的新闻摄影师瓦尔特。瑞士摄影师瓦尔特·博萨特(1892-1975)是现代新闻摄影的先行者。他1931年来到中国,借助于中立国的身份以及国际知名度,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上到国民政府第一家庭、达官显贵、文化名流,下到平民走卒,他的作品涉及中国社会多个层面。

瓦尔特曾跟随日军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客观中立的报道,日军将领对此倍感尴尬。而当时备受瞩目的当属延安,瓦尔特在与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争取去延安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成为第一个踏足延安并采访了毛泽东的欧洲人。同期著名新闻摄影师卡帕听到这个消息时曾对他的经纪人说道: “虽然博萨特在延安只待了两天半的时间,并不能拍到太多东西,但也足以把我击倒在地。现在,他可以安心离开中国去缅甸打猎了。”

瓦尔特在中国的游历使得他对于中国时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甚至深入到内蒙古以及西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拍摄与采访。他名字的缩写wb在二战期间渐渐出现在详细的新闻报道或关于当时欧美政治局势的主编评论之上。1953年,瓦尔特在板门店报道朝鲜战争,当时61岁的他被树根绊倒导致关节骨折,此后一直没有从伤病中恢复,这导致他提前结束记者生涯。

也许瓦尔特·博萨特在中国还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可是他身体力行的在中国记录了他所见到的一切。当时中国新闻摄影还只是刚刚起步,对于那一个时期我们也只能看到“洋人”眼中的中国。

猜你喜欢

瓦尔特卡帕洋人
猫客
流水的特工,铁打的瓦尔特
《面纱》:博弈到最后,“死的却是狗”
他是我朋友
文斯诉上海卡帕商标侵权
住在上海的洋人
再近一些
他是我朋友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埋葬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