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语文课

2015-09-10傅江颖

考试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点语文课探究

傅江颖

我认为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首先最重要的是设法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语文课,教学的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能否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是衡量一个语文老师是否胜任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条件。

1.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生为本,放弃那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师长”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如能真正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备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本质性改革

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备课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把语文的文本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思考,找出疑点,发表见解。教学过程设计要由原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机制。现在,我们对备课重新定位:教案只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而组织教学时要因时而动,因人而异,避免按部就班,死板硬套。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活动能否让所有学生都方便学、乐意学,教师将要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起步是简单的和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的。这样的标准实际上更高,对教师备课要求更苛刻,不经过充分准备是难以上好本节课的。

3.运用信息技术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3.1课文精读: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进行即时评价。

3.2主题性研读:主题式研读指的是學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让学生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还可进行由“面”及“点”的选择性阅读。

3.3情境写作:多媒体电脑为作文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情境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是常用的教学流程。

3.4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后,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5论辩性写作:将辩论赛搬到网上以文字形式进行,这种短小然而针锋相对的写作使思维不断碰撞,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3.6一体化写作: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学生自主从网络上获取阅读材料,读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和思索进行“吸收+创造”式的写作,使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3.把握好课堂节奏

一堂好的语文课,除了要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以外,还要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精神愉悦。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学语文。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比单纯教学生理解几篇课文,记住一些语文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学生被教师吸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老师的学识、性格、口才等,这些因素带有先天成分,是无法用之前的教学设计改变的,但是有些能吸引学生的因素,是可以通过课前的教学设计改变的,比如说控制好课堂的教学节奏。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聚焦于某一个内容,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我们不能适时地转换话题,当学生注意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开小差现象。由于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内过多地转换话题,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配合老师不同的表达语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始终保持兴趣。因此,运用课堂流程节奏上的变化,对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4.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课堂教学

研习名课,我们往往惊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似乎处处都做得很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环节,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我们所做的教学观察,却发现有些教师的上课,似乎招招都错——教学内容不正确,不合适;教学环节散乱、无来由,教学方法不讲究理路、不符合学情;教学的组织与实现的教学目标不相关联,有时甚至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背道而驰。现在我们明白了,这是因为基点的根本不同: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理解不同。换句话说,并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种立场,使课堂教学很难做好,甚至会做得很坏。

进行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研究亟待跟进,对有些教师来说,可能还要经过一个艰苦的磨砺过程。

进行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意味着语文教学形态的变革。包括语文教师备课形态的变革,转移备课的关注点,改造教案的叙写样式;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树立家常味的、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语文好课的观念;包括作业形态的变革,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外、在课后得以拓展、深化、延伸。

也就是说,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环环相扣”,是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甚至花样百出,是搞错了地方——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的丰富、多样。

猜你喜欢

基点语文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