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2015-09-10刘立尧杜锦朵

考试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刘立尧 杜锦朵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但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现象。文章指出了当前考试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考试评价

独立学院作为本科三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我国的人才需求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这为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实践教学和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考试制度是高等教育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独立学院考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考试评价制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出现了部分脱节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

课程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或课堂讲授的知识,试卷的命题工作由任课教师完成,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造成了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记忆性的题多,考查分析、论证等综合能力的题少,导致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式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考核形式较单一

高校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口试、论文、技能操作、实践报告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但目前独立学院大多数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而且闭卷形式多,开卷形式少,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偏高,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轻视形成性评价。

3.阅卷流程不规范

独立学院一般自有师资不足,有相当一批外聘教师,这就给集中阅卷、流水作业造成了不便,考试结束,任课教师不是在各自院系评判试卷,而是将试卷带回办公室甚至带到家中评阅,这样虽然方便了阅卷教师,但可能会造成阅卷工作的不严谨,有失公平、公正原则。

4.试卷分析不扎实

对任课教师来说,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有的教师对试卷分析重视程度不够,虽然阅卷结束后也会对试卷的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但往往流于形式,很少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解析,使得考试无法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利于改进下一学年的教学工作。

5.试卷反馈欠完善

期末考试结束,就意味着课程全部结束,教师阅卷完成,登录成绩之后,将试卷交到各自学院,入库存档。缺少任课教师给学生分析试卷、讲解试卷的环节,学生除了知道自己的考试分数以外,无法从考试中找到差距和不足,缺乏对没掌握知识的再学习。

6.考纪落实不到位

考风考纪是考试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端正的考风是维护考试公平、公正的有力保障。但每个学期各高校都会出现考试违纪作弊的现象,总有个别学生为了考试及格,或者为了获得高分,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实施作弊行为。这充分暴露了学生投机取巧的思想,也说明了高校考风考纪工作任重道远。

二、原因分析

当前独立学院考试评价体系与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人才培养目标急需调整

从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上来看,多数与其母体院校联系紧密,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很接近,但独立学院在生源质量、师资构成、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区别于母体院校,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急需调整。

2.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校内实习基地匮乏,校企合作推进缓慢,学生缺少实习、实训、亲自动手的实践机会,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用于指导实践,限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双师型教师不足

独立学院自有师资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从高校毕业直接来应聘的年轻博士、硕士,他们由于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教学中难免出现“从课本到课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3]。

三、独立学院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建议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应树立以就业、实践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试观,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彻底改变“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高分低能”和“有分无能”的现象,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考核内容突出应用性

在试卷命题工作中,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要突出考试内容的实践性、知识应用性和技能训练性,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比重,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考核方法突出灵活性

依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闭卷、开卷、论文、报告、实习鉴定等多种考核方式配合使用。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如概率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性课程,可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以传统的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而对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采用模拟实践的方式加以考核。

3.成绩评定突出综合性

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综合性的计分方式,降低终结性评价所占比重,增加形成性评价所占比重。有的高校采取平时成绩、阶段测试、期末考试的综合计分方式,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部分组成,阶段测试由随堂测试、章节测试、期中测试等组成。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偶然性对总评成绩的重大影响,使总评成绩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质量监控突出高标准

高标准的质量监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从考试前的试卷命题、考场安排、监考聘用、考试纪律到考试结束后的阅卷工作、试卷分析及信息反馈等,都要建立规范、严格的质量监控,使考试工作更加严谨、科学、客观、公正。

5.师资建设突出“双师型”

“双师型”教师是考查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必然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应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选派任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项目研究。同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相关的行业精英定期到高校任教或举办专题讲座,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互利共赢。

6.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培养、锻炼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广泛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合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并把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纳入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励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为整个教学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独立学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对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7/30/content_20605477_5.htm

[2]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

[3]刁孝华.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创新性构建策略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60.

本文是河北大学2013年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X201310.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