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2015-09-10张雪梅
张雪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和写作是作为两个独立板块进行表述的,但是认真研渎之后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其实是紧密关联的。特别对于“阅读”,大纲中有这样两个明确指向:在学习课文时既要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去写的。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阅读目标中特别指出:要学会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和文章基本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对于学习写作都有显性和隐性的要求,教学中就应巧妙落实渎写结合笔者经过实践,有这样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明确目标,找准切点
读写结合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策略的使用只有时机恰当才是有效的。首先我们应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把握学生的写作状况,根据班上学生的习作需求充分挖掘相应的文本资源,有意识地利用文本进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但是在写作中用的词比较少,句式的使用也是单调的。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我的读写训练的切入点明确指向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迁移上。文中有这么一段语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这段壁画中飞天描写的语段节奏感强,有着鲜明特点,而且文本中壁画上那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我带领学生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学着语段中工整的排比句式进行飞天仿写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句式表达。
二、“读”好文本,为“写”铺垫
读写结合一般情况下是利用课文资源进行读和写的训练,无论是提升读的水平还是培养写作能力都要利用好文本,所以读好文本是前提,也是习作后评价的标准之一。在执教《莫高窟》时,我从导入朗读带领学生获得初步的体验一直到充分讨论句子描绘的画面,感受内容的美,到再次朗读体会内化这一语段内容到形式的美的统一,然后点出本句段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想象仿写。《爱之链》文章的改写训练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对于文本故事已经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改写就容易得多,因此,渎好是最好的导引。
三、回到文本,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读中学写是迁移,写后再读是认识和能力的提升。《爱之链》一课中无论是倒叙还是插叙的改写,最后都回到文本,并和原文本表述顺序进行比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文本的认识。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先写,再结合文本进行渎写能力的训练。
总之,读写结合要根据需要,明确目标,扎根文本,找准角度,紧扣联系,有效迁移。因为只有明确目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让读写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