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阅小练笔的应用浅析

2015-09-10毛慧敏

考试周刊 2015年5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毛慧敏

摘 要: 中学生写作训练中,厌烦逃避的现状令人担忧,严重影响语文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写作。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结合场景、对话、争辩等内容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它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又可激发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丰收。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阅小练笔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素有“半壁江山”之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但学生的写作现状令人担忧:多数学生厌烦作文,害怕作文,写不好作文,表现出一定的逃避性、盲目性和脆弱性,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写作训练,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及经验积累使我深深认识到:结合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进行课堂小练笔训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随阅小练笔训练是积极围绕阅读教学中的某一个重点或中心、某个词语或段落、某种思想或写法,进行范围较小、篇幅较短的习作练习。写作时可写人记事,可描景状物,也可寄情抒怀,有深刻的感悟可以写丰富一点的内容,零散的瞬间也可以言简意赅,形式活泼多样,内容自由灵活。长期坚持训练,可以唤醒学生长期沉积的感知记忆,喜怒哀乐,风霜雪雨,随意表达,极易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又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具体做法浅谈如下:

一、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场景练笔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有的思想深邃,有的意境优美,有的事例新颖,有的语言精练,其中少不了一些精彩的场景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它们有的以优美的景物吸引读者,有的以耐人寻味的场景启人深思,有的以深情的描述感染读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文本中这些精彩的场景描写,精细分析,深刻体验感悟,既可以增强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那树》一文中,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以一棵老树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服务反而惨遭无辜砍伐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自然存在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间的矛盾,朴实的语言中自然流露出作者的同情与忧虑,尤其是描写老树的葬礼这一场景,深深牵动师生的心弦。无闻的老树预知自己的不幸,提醒体内寄生的弱小的生灵做好迁移的准备。临行前,弱小的生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绕着老树依依道别,真是耐人寻味,启人深思。面临生死诀别,老树与相依相存的弱小生灵们会倾诉些什么呢?学生精心思索着,深切地感悟着。在稚嫩的语言中,有的倾诉着对老树的赞美与同情;有的谴责人类残忍杀戮无辜的罪行;有的提出自然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和谐共存的理性思考……学生在细腻的场景描写中感受作者的同情与忧虑,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所以写出的练笔自然有血有肉,有了灵魂,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人物对话练笔

在众多的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深邃精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或是隐含着不尽的言外之意,引发读者的想象。我们可以积极挖掘人物语言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捕捉想象,增强情感体验,深入地探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握主题。

例如在鲁迅的《故乡》一文中,少年的“我”与天真活泼的闰土在短暂的接触中建立起纯真的友谊。二十年后,“我”回归故乡,见到儿时玩伴闰土,却感受不到与好友重逢的激动与喜悦,心情更沉重悲凉。因为他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枯枝,灰蒙蒙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活气,尤其是他微弱的“老爷”这一声称呼,在他与“我”之间筑起了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在这一声“老爷”的背后蕴涵着什么呢?学生从他的“凄凉”中读出了他生活的拮据与精神的苦闷,在他的困窘中体会出封建等级的不可逾越,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至深。中年的闰土就像一尊木偶一样逆来顺受地接着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期盼虚无的神救助自己的生活,与“我”再也不可能成为“兄弟”。从简短的“老爷”两个字中,学生解读出闰土的无奈,感受到“我”对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的控诉。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学生体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语言艺术,学会言之有物的情感表达,达到读写结合、提高能力的效果。

三、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争辩互动练笔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进程中,经常会出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因为某个词语、句子、段落或是一种观点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争辩活动。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是一个文本、学生、教师间积极互动的过程,真实而鲜活。活动之余,再整理反思,形成练笔。这样做既可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补充纠正原有的认知,提升阅读质量,又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列举大量实例,深入分析论述逆境成才、安逸误国的道理,极富有说服力。然而,人们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丰厚的财力人力扶持不更有助于成才立业吗?到底是“逆境成才”,还是“顺境成才”?矛盾的观点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引发学生争辩的欲望。认识一致的学生自觉地结成统一战线,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形成双峰对峙的局面。赞成“逆境成才”的学生列举苏武、高尔基、张海迪等名人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成就伟业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极富有气势。赞成“顺境成才”的学生则针对城乡教育差别较大的现状,分析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成才的重要性,还列举温室培植花卉、水果、蔬菜等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并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材料新颖鲜活,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对峙双方或驳击对方,或论证自己的观点,情绪激昂,难分伯仲。整理成文后,一篇篇精彩的小练笔令我激动不已,它们有思想有例证,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期坚持随阅读进行的小练笔训练减缓了作文的坡度,降低了作文教学的难度,也改变了学生厌烦逃避作文的现状。随阅小练笔的应用架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领学生走向更深广丰富的语文世界。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