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5-09-10许玲莉
许玲莉
摘 要: 青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面对各种心理压力,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上述种种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以积极和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成为教师和学校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WHO对健康的界定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和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质量高。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人乐观豁达、使人战胜面临的苦难、使人淡泊名利,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事业、幸福、财富和延年益寿。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一个人在心理上多一分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幸福和成就。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为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所谓心理问题,是人自我主观上与环境间的不适应,多指发展性心理问题,如职业的选择、人际关系不适应等;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性,就像感冒一样,人人都会遇到。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儿童任性,青少年自我封闭,中年人的焦虑,老年人的孤独,等等。
现实生活中,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过于溺爱型,此类家庭物质条件充裕,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有求必应,但养而不教,放任自流,对子女的早恋视而不见,甚至纵容有加,这类学生集中了“80后”“90后”的娇生惯养、自由散漫、以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弊病。另一类是不健全家庭,大多为离异或单亲家庭,子女自幼就生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的环境中,父母“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甚至发展为家庭暴力,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使这类家庭的子女易滋生叛逆心理,希望从家庭以外或异性那里寻找温暖。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的好坏及态度是否一致,父母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父母关系的好坏,以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好、分居和离异的家庭中,儿童心理存在问题的达21%以上。父母在家中经常争吵,孩子在学校中容易表现出暴力倾向。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离婚率居高不下,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年公布的未成年犯罪的信息显示:有的因为家庭双亲离异早早离开学校;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上学;有的因为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过早辍学、早恋、犯罪……他们学历都很低,大多数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父母对家庭的失职,导致他们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无知、放任的行为毁掉了他们的一生。
什么叫家庭教育呢?胡适认为就是一个人从小在家中所受到的教育。俗语说:“山树条,从小弯”;又说道:“三岁定八十”,可见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雄大豪杰,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少年时代便是一个人最要紧的关头。曾国藩认为,你可以富贵,也可以贫贱,但不能因富贵贫贱而丧失了做人的标准。历史上,为富不仁者有之,贫贱而沦为鸡鸣狗盗之徒者有之,有青春和力量不去凭本事吃饭,而是游手好闲,甚至甘为盗贼者有之。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子孙成为这样的人呢?曾国藩认为,在教导子孙掌握生存的本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学做圣贤”。他还说:“家和则福自生。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所求的事哥哥没有不应承的,一家人融洽相处,和气蒸蒸,象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发达,从没有过。相反,兄弟之间互相争斗,婆媳之间彼此扯皮,夫妻之间两相计较,象这样的家庭不衰败,也从没有过。”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富有爱心,充满责任心的母亲。奥巴马的母亲安·索托罗一生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60年代初她嫁给了一个黑人,有了儿子奥巴马,但不久就离婚了。安·索托罗向小奥巴马灌输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的重要性和懂得回报的必要性。她不喜欢美国人表现出来的傲慢自负,她注重的是心胸开阔。奥巴马总统曾写道:“一如我的大多数价值观,我的同情心是向母亲学来的。”他宣称,子女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有的是他们刻意传授的,有的则是他们在不经意间传授的。奥巴马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未经任何雕琢的理想主义直接来源于他的母亲。
2008年6月15日,父亲节,芝加哥“上帝使徒教堂”,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总统竞选集会上,向黑人父亲们大声疾呼:“回来吧!父亲!”在演讲中,奥巴马说:在建立我们生活所依附的基石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我们必须认识到并予以肯定的是,每位父亲对这个基石能起多么关键的作用。统计资料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陷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高出5倍,他们将来弃学的可能性高出9倍,将来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20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更有可能离家出走,更有可能在未成年时就当上父母。由于父亲的缺席,我们社会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尚能有如此远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多来自不健全的家庭,来自不健康的家教,二者都来自缺乏责任心和必要的育儿常识的父母,父母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集体的认同,构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有的独生子女的父母怕子女在群体中受委屈,会尽自己的全力给子女遮避风雨,替子女的不当行为寻求合理的解释和开脱,家长的这种行为不仅挑战了学校教育,而且造成子女价值判断的混乱,使子女极端自我,缺乏集体意识和换位思考的意识,遇到困难习惯性地把责任推向外界,结果逐渐失去了朋友,丧失了对生活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变得被动、敏感。这样,不仅使子女的心智发展落后于同龄人,而且恶化了子女与别人的互动,同学也避之唯恐不及。父母的做法和给子女灌输的观念,表面上让孩子“不吃亏”,实际上是使孩子“边缘化”了。在学校中,大家都是同龄人,如果谁能给身处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就说明这个人善解人意,在人际关系中会显得更成熟。只要学会关心别人,很快就会获得大家的认同。
就学校教育而言,要求学校领导、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和全体教师,都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关工委”、学生处、团委会、学生会和班干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全天候的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体系,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改变、交友情况的异常、学习成绩的变化、网络联系的状况等细枝末节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重点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的学生,更应给予重点关注。通过晨会、班会、团日活动、升旗仪式、主题活动、成人仪式和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广泛进行正面灌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师生中的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扶正固本,打牢学生心理健康的精神基础。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一切当父母和即将当父母的人们和教育工作者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关心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拿出你们的责任担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