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015-09-10姜祝坤
姜祝坤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就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了,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教’而忽略‘学’”的现状,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使他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明确自己的思想,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新境界,就是新课程所强调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座位、性格的相容性、组织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这样便于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1人,负责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小组长可由教师指定,也可以轮流当。发言时,由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发言,发言人是代表本组,而不是只代表个人,发言人发言后,组内其他组员可以再进行补充。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小组游戏竞争,小组活动创新,小组研讨问题,小组调查实践,等等。
一、合作学习内容选择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要与所学内容相适应。具体地说,以下这些内容适合作为讨论的议题。
第一,疑难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包含着学生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分析。这时除了教师的讲解外,还可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经过思维的碰撞,疑点、误点的暴露,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需要出谋划策的问题。所谓出谋划策就是指那些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它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发散性的思维精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第三,可以交流思想感受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采用讨论的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单纯的说教无法取得的效果。
第四,看法不一致的问题。对有些问题不管是否已有定论,只要有不同的看法,就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来讨论。
二、讨论时间安排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接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教室里立即就会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两三分钟后教师喊“停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找到正确答案后,合作学习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看似十分热闹,但存在着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的问题: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对小组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讨论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有些学生还没有投入合作学习状态,小组学习就在老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引导者,而是仲裁者,只是按既定的教学计划与设计,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的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与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意见与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成了陪衬,他们更多地作为听众,即使发表了意见也不一定会被重视,因此缺乏对其内涵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是如果能事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则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的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第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讨论问题,通知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又激发了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
三、讨论引导与评讲
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除了选择适应的讨论内容,安排合理的讨论时间之外,还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教师在没有刻意把讨论方向限制于某种结论时,学生的讨论会显得格外生动和丰富多彩,学生的自我意识凸现,情感和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一旦教师给讨论附加了种种条件,通过各种暗示试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预先设置的圈内时,讨论的激烈程度和有效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学生会表现出拘谨、消极甚至讨论不起来的现象。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既不能“放羊”,彻底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又不能主宰讨论,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应讲究组织引导的策略。
第一,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讨论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言,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表扬,坚持无批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要珍惜和尊重。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就会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充分把握展现自己的机会。
第二,教师对讨论的引导应立足于保证讨论话题要始终围绕着主题,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有意引导,使讨论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当讨论僵持不下时,要果断仲裁,解决争端;当讨论陷入沉闷时,要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解释材料,或批判对方的观点。当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深入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受到启迪。
第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与处事,教会学生倾听和提问的技巧,对别人的发言深思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发言机会尽量保持平衡,既要避免有的学生虽有极大热情但缺乏人际交往的敏感性而滔滔不绝阻止别人发言,又要避免有的学生寥寥数语,什么也说不清楚的现象。协作和平等精神是学生成长中应具有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师在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中不应忽视这一长远目标。
讨论活动的评价应把握三点。第一,不要以“过错论英雄”。关键在于把握讨论过程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只要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有较强的参与能力,强烈的探究意识,思维活跃而深刻,就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而不必拘泥于他们的回答是否符合教师预设的方向和答案,学科术语的表达是否准确和规范。第二,要有终身教育观念,看学生收获时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是,则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讨论活动。第三,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从个性优势中发现学生的才气,发现学生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只要思路是创建的,见解是独到的,经过思考能自圆其说的,都应予以肯定。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受益,他们才会真正乐意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从而从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示范。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合作学习不断完善,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