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创新能力培养
2015-09-10黄丽娜
黄丽娜
摘 要: 语文活动课,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造各种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和谐完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新课型。语文活动课的活动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活动课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思维敏捷、高效高能的创造型人才。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尺。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的参与欲与表现欲强烈,生动活动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上好语文活动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并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活动课,不仅活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那么,怎样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突出语文活动课“活”的特征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是“活”的,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活动课正是抓住“活”的特征,克服忽视学生活动的弊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活动课要抓住“活”字,要在“活”字上下工夫。“活”才能展示特色,才能创新。“活”才能体现趣味性、交际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学习观。
首先是活动课的内容要“活”。语文活动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词汇知识、小抄报、故事演讲、诗歌、语文知识等,要求学生建立抄本剪贴本,从课内收集大量优美的描写,生动活泼的语言,课外在阅读中收集优美词句,在活动课上向同学展示。随着新时期教育综合性的发展,各学科知识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学科性,不拘于单一学科的栅篱之内,只要许可,涉及政、史、地、音、体、美乃至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也大可接收。如:关心时事热点、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观察自然生态、有关实验操作等,当学生通过深入生活,亲身调查体验,实践后,从而以语文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的活动内容才会“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小学生所具有的好奇、好胜、好新鲜、好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会被激发,创新能力才会获得提高。
其次是活动形式要“活”。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许多活动宜于课外实施,而有些活动更适合于课堂内进行。如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绕口令、相声等。就内容看,有的必须内外配合方可完善。如收集民间故事,动手抄报、小记者行动等,应课内安排设置、课外采集和制作,最后回归课内汇总展示。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短暂的三分钟,对于初次上台的学生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学生既要克服胆怯心理,记住演讲内容,更要注意语音、语调、语态等方面的问题,台下学生也要注意观察、理解和思考,只要学生参与思考就会有收获。总之,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贴近生活,为不同的创新能力提供原材料,充分激发学生表现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是活动的方法要“活”。在参与对象上可以群体活动或个体活动。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放开学生的手脚,依照各自的爱好和特长,让他们各自自由地活动起来。因为只有主动参与才是学生的智、能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创新是未来语文教学的灵魂,而“活”是创新的具体化。因此,要把语文活动课搞“活”,突出“活”字,在教学中就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敢于打破常规,肯定“个性”,肯定差异
首先活动课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寻求崭新的知识、创新的见解。教师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生疑,造成困惑。教师不仅应该善于设疑,而且应该鼓励学生问难。因为学生脑子里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渴望解决的欲望。而教师一般不应轻易地做出结论,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或课堂集体活动讨论,争辩、主动地解决问题,以至突破常规,破旧立新,获得崭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思考习惯,有利于创新能力提高。
其次要肯定“个性”,肯定差异,重视起步,鼓励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的人需要空气一样。”在紧张之余,相对比较轻松的活动课让学生不受拘束,放松情绪,使其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的教与学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善于运用引导—启发—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树立信心,爱迪生一生上千件物品的发明创造与其从小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个性,让其能够充分表现自己,“达到某种完善的高度”,从而树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成为新时代有个性的人。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中、差之分,我们要敢于承认差异,正确对待,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起步,鼓励参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总是说“我不会”、“我不行”等,这时候最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鼓励及指导,若是一味叹息、批评、甚至讽刺,则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自信心也极易动摇。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予以肯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添勇气。如“自我介绍”这一活动课内容,学生首次登台亮相并开口说话,大部分都害怕紧张,言语结巴,甚至无话可说,这不足为奇,他们毕竟是头一回,教师要多加鼓励,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并非天生就比别人笨,有了自信,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就能体现出来。
总之,开展语文活动课,是时代的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要真正使语文活动课“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愿有更多的老师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上走出更多、更宽广的路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