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统一命题能改变什么
2015-09-10王君
王君
摘 要: 2016年高考统一命题将扩大到25个省,这一改革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高考制度建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和现实高考屡遭责难来看,统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以及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的衔接,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尚待时日。
关键词: 高考 新课改 统一命题
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表示:“扩大使用国家统一试卷的范围已经在具体实施中。经过各省协商,今年将扩大3个省使用统一命题,明年再扩大7个省。”到2016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统一命题的高考卷,一石激起千层浪。从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关于高考统一命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高考改革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是因为“高考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扼咽喉者’的核心地位,在选择人才、分配高等教育资源的背后,还涉及阶层划分和阶层流动,涉及现有阶层格局的秩序维持和代际复制”[1]。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一、高考命题变迁历史回溯
高考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校统一入学考试。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一直到“文革”前,除了1958年实行分省命题外,都是由国家统一命题的。1977年恢复高考,因时间仓促,当年实行分省命题。1978年后又实行统一命题直至1985年上海高考改革试点实行单独命题。随后,北京从2002年开始实行单独命题,全国大规模的呈井喷式的分省单独命题是从2004年开始的,这要从发生在2003年的一个事件溯源,2003年正值非典,全国都处在一种人心惶惶的状态,高考第一次将考试时间由七月份改为了六月份,高考试卷运到四川南充南部的某县后,“6月5日下午1点30分南充市教育局和公安局在巡查下属区县的高考准备情况时发现南部县的文科试卷被盗”[2]。事件一经发现立即上报,中央要求立即破案,确保高考如期举行。最后锁定嫌疑人是一名高中生叫杨博,成绩不好怕考不上大学才出此下策。最终因非法获取国家机密(高考试题在启封前属于国家机密)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杨博盗取试卷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再加上2003年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泄题演变成公共安全事件,那年的高考也如期举行。但这引起了教育决策者的反思,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那么该怎么办?一旦泄题,影响的范围就是全国性的。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的省份从两个直辖市增加到了十一个省市,到2006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自主命题的省份共有16个直到2014年。
有人说,高考统分交替的发展规律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其实不然,无论是分省命题还是统一命题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教育体制的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高考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决定命运的大考,改革势在必行。这几年分省命题饱受诟病,试卷水平不一,评卷标准不一,试卷之间没有可比性,国考沦为省考等。试题的改革是满足大众诉求的社会必然,也是高考改革的历史必然。
二、缓解教育公平尖锐矛盾
“就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而言,公平是指入学考试和招生录取过程本身的公平,以及通过高考招生实现入学机会均等,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正”[3]。异地高考是中国特殊国情下所产生的特殊的考试问题。它与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户籍管理息息相关,甚至牵涉到高考移民,是一个久病无良医的招生难题。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高校的招生指标实行分省投放,直至今天仍然是這种“计划式”的招生方式。这也是异地高考难题的始作俑者之一。异地考生如果在所在地参加高考,必然就会触及到当地考生的利益。一所大学的招生指标在当地就那么几个。异地考生不得不在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并参加考试。
高考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有人认为要达到真正的公平统一命题只是隔靴搔痒。就山东、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来说,能上好大学的比例远不如北京、上海高。只有统一录取,按分数排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入学的公平问题。可是东部沿海的教育资源占有量远是中西部的数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统一录取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实行统一命题对于维护高考公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是有效的。以往实行分省命题,虽然分散了安全风险,兼顾了各省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但是各省试卷质量不一,分数没有任何可比性。出题者往往是本省重点中学的教师,他们既是出题者又参与教学,难免会有隐形的漏题行为。实行统一命题,命题者从全国抽调,有的不一定参与教学,从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上来说,全国卷的质量是比较高的。各省的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既维护了高考的初衷,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考在考试环节的公平。对于异地高考的考生,如果所在地高考试题与户籍地高考试题一样,就可以在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免去旅途的奔波,以及在户籍所在地的环境适应的心理问题。招生制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统一命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异地高考但无法缓解异地录取,对于那些为了招生指标而更改户口高考移民的考生,统一命题仍然无法解决“移民”困境。
三、实现高考与教学的有效衔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是全国统一都要使用的,各地有自主选择权。现行教材版本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苏教版、鄂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冀教版、浙教版、河大版等。每个版本的侧重点不同。以使用广泛的北师大版与人教版语文为例,北师大版课本容量大,阅读要求较高。人教版注重基本功,语法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各省各地区使用教材版本不一,分省命题考查的重点不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不同。在实行统一命题后,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高考考纲的微调。考纲要兼顾各个之前独立命题省份的试卷转型。考纲具有导向性,考纲的调整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改变。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在保证升学率的前提下极力发掘课程资源,促进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式学习、阅读教学、讨论式学习法等在课堂上普遍应用。可是面对高考,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高考是改变自身命运,走出农村的必由之路,毕竟任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都没有高考高分实在。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脱轨,是今天高考百受责难的原因之一。
实行25省统一命题之后,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统一命题。对于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实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有效对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新课改选修部分内容的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可通过题库的多种形式进行调整”[4]。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
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考,统一命题是高考改革迈出的一小步,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不再局限省内,而是迈出了有益的一步。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还要改革录取制度、户籍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封寿炎.高考制度并非“一夜退回改革前”[N].解放日报,2015年3月16日.
[2]刘海峰,顾振宇.小事件引发大改革——高考分省命题的由来与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5.
[3]钟秉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挑战[N].光明日报,2014年9月8日,第6版.
[4]专家建议恢复高考统一命题[DB/OL].中国教育报电子版,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