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那缕阳光

2015-09-10李仰臣

课外语文·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女孩奶奶阳光

文题展示

阳光,充溢于我们的生活,给人以温暖和光明。父母的呵护,是阳光;老师的关怀,是阳光;同学的帮助,是阳光;真挚的问候,是阳光……阳光是明媚的,也是温暖的,更是幸福的。

请以“让阳光住进心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文题是一个暗含比喻的短语,审题时要准确理解照亮心灵的“阳光”的含义,由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光明进行引申、拓展,理解心中的“阳光”是指人心中能产生温暖,带来光明,引人向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理解“阳光”的比喻义,可以是关爱、鼓励,可以是乐观、真诚,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可以是善良、宽容,可以是坚强、乐观,可以是理想、信念,可以是快乐、自信……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这些都是心中的“阳光”。 而这样的“阳光”又可以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们内心的固有的美好的品质或执著的信念;外界给予的,能给人心灵以深深触动的力量。鉴于此,我们可以写出自己因为受到某种美德的感染,从而发生心灵净化、升华的过程,或分析其中的原因。此题中的“阳光”除了虚指,也可实指。不过,审题时如果仅仅把“阳光”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界的“太阳光”,描述有阳光的日子令人心情舒畅,就显得有些肤浅。

综上所述,“让阳光住进心里”的旨意非常明确,就是要求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并主动地以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去感染、感动他人,让人间充满阳光与暖意。

让阳光住进心里

杨子妍

奶奶是个从容、大度的老人,眼睛深深地嵌在脸上,虽说不大,却能放射出温柔而严厉的光芒。

我6岁时,成了镇上小学里最干净、认字最多的学生。一次考试,我考出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我把试卷带回去给奶奶看,奶奶对我说:“小樱,不错。”说着,抓了一大把奶糖放在我的手上,“不要骄傲,要从容,要大度,要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我应了一声,拿着奶糖,看着奶奶那慈祥的脸,心里似乎很踏实,感觉她就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

我10岁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人买一本大词典和几本课外书。我知道家里的情况不好,可是对知识的渴望撺掇着我去问奶奶要钱。“奶奶。”我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奶奶说:“说吧。”“老师要求我们买几本书。”我把手放在背后,规规矩矩地说。“多少钱?”奶奶并没有要责怪我的意思。“一百左右。”“好,”奶奶说。后来,从妈妈零碎的话语中,我才知道,奶奶给我买的书是用那个紫檀木的梳子换来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12岁时,在外面上初中,时常收到奶奶的来信。她的字如同她的人一样,清亮,从容。每一封信中的最后一段话,都是那句我从小听到大的话:“小樱,要从容,要大度,要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我15岁时,奶奶平静地走了。她躺在床上,对我说:“小樱,要从容,要大度,要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要……”话,还未说完,手,却已无力地垂下去了,我泪流满面。

窗外白雪纷飞,太阳正试图给那些顽皮的小精灵披上一件金色的衣服。我永远也忘不了让我成为一个从容、大度的人的奶奶,在此时,如果我是一片白雪,那么,她就是那一抹阳光,照在了我的身上,住进了我的心里。

(指导老师:郑凌凤)

亮点赏析

1.时间为序,思路清晰。作者构思匠心独运,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分别以“6岁时”“10岁时”“12岁时”“15岁时”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领起每一段的开头,行文思路十分清晰。结尾抒情总结,升华文章中心。

2.语言平实,娓娓道来。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非常优美的语句,不矫揉,不造作,好似与读者拉家常,娓娓道来,十分亲切自然。感情真实,对从容、大度的奶奶的怀恋与思念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不禁勾起读者对亲人的美好回忆。

(荐评老师:李仰臣)

让阳光住进心里

孙娅茜

早晨,撩开窗帘,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抚摸我的脸庞,温暖又舒服!已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季。阳台上的茶树青翠欲滴,几颗露珠在朝阳的映衬下,晶莹剔透,在枝叶间顽皮地打滚。不一会儿,就躲得无影无踪了。窗外,不知名的鸟雀在树叶间欢快地跳跃,忽隐忽现,清脆又婉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地萦绕在耳畔……

奶奶有晒被子的习惯,每逢大晴天,总会抱出被子晒一晒,说是让我们睡觉时能感受到阳光的气息,闻到太阳的味道!这一天,我帮奶奶把被子都抱了出来。

闲着没事,我蹲在被子前的草地里数草丛里一朵朵紫的、黄的、红的小花。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我一下,我回过头,看见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小玻璃瓶看着我。她五六岁的模样,乌黑的长发,弯弯的柳叶眉,两颗似葡萄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真漂亮。她怯生生地问道: “这是你家的被子吗?”她问。“是啊。”我答道。“我妈妈得了很重的病,躺在对面医院里,不能出来,我想从你的被子上装一点阳光带给我妈妈,让她快点好起来!”小女孩说完,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我被她的天真可爱所打动,连忙说:“好的,去装吧!”她听到后高兴地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小女孩走到晾被子的栏杆边,打开玻璃瓶瓶塞,踮起脚将瓶口对准棉被,瓶口边留了一点小缝隙,可能是想让更清新的阳光照射进来。可是她的确有点矮,瓶口所能触及的地方,始终是被子上没有被晨光照射到的阴影。我走过去说:“姐姐帮你。”我找来一个小板凳递给她,她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随即利索地站在小板凳上,重复刚才的动作……

抬表,八点整。

……再抬表,八点一刻。

……又抬表,八点半。

这个小女孩已经坚持半个小时了!我的腿已发酸,小女孩却十分专注!只见她那聚集着密密汗珠的前额和那双颤抖的小手。我揉了揉腿,慢慢地走过去,问她:“你不累吗?”她转过头来,望着我,强挤出一个灿烂的微笑说:“不累。”我把她抱了下来,一起坐在草坪上,她慌乱地用瓶盖盖住瓶口,得意地把瓶子递给我。我看着手中的瓶子,里面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团温暖的阳光,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真的有阳光耶!”小女孩惊喜:“真的吗?那妈妈就可以快点好起来了!”我看着她,使劲地点了点头。

忽然,小女孩站起来对我说:“谢谢你,姐姐。”接着从口袋里找出一串彩色手链说:“姐姐,这是我自己编的,我很喜欢,送给你!”“这……姐姐不要,你自己留着吧。”“不,姐姐,妈妈说了,别人帮助你,你就应该感谢别人,我要听妈妈的话,妈妈才会开心。”她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定。“这……好吧,姐姐收下了。”我接过手链,小女孩转身就跑了,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渐渐模糊……

我没有送给她礼物,但她已经从我这里找到了她所需要的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来自阳光的爱。此时的阳光一瞬间温暖了不少,我的心也温暖了不少……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女孩,但那条手链我保存至今,那条手链里带着一个阳光女孩天真的故事,每每想起,回味无穷!

这阳光,已悄悄住进了我心里!

(辅导老师:李昌瑜)

亮点赏析

好文章都是以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

1.展现画面美,凸显亲情。作者展现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画面,如早晨所见所闻之景,小女孩对着棉被装阳光,受助了赠送手链,等等。同时又凸显天真小女孩的心灵之美,比如她对妈妈的阳光般的关爱与温暖,很自然地引出阳光的含义。母女情深,让人赞叹;感恩之心,令人温暖。

2.展示细节美,生动传神。文章以细节取胜,写小女孩的美,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春天早晨的美景,抓住花鸟茶树及露珠,进行了生动描绘,细腻而传神。作者将其作为文章的背景,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环境,烘托人物,突出情感。这种扎实的基本功也是获得好评的主要因素。

(荐评老师:李仰臣)

让阳光住进心里

王乐萌

阳光是无处不在的。

悄然绽开的鲜花里,聒噪不休的鸣蝉中,默默飘落的秋叶里,纯洁无瑕的雪花上,都有阳光的气息与踪影。四季啊,也有专属于它们的阳光。

春·和煦

早早地来到教室,将昨天晚上的作业交给老师检查。老师在讲台上喊我过去,我轻轻来到讲台旁边,老师脸上漾起春光般和煦的微笑,对我说:“这个字写错了哟……”我调皮地吐吐舌头,突然发现,平素里雷厉风行的老师,竟有这样温柔的一面。“你看,这个‘啸’字下面的一撇要向左……”老师边说,边拿起笔,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写。“虽然只是很小的一点细节,但是要注意规范自己的书写习惯……”老师轻声地叮嘱我。我点点头,向窗外望去,太阳已经悄悄地爬了上来。微微亮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夏·清凉

时间就像顽皮的眼睛,眨巴眨巴一天就过去了。可我似乎什么也没有做,脑子里的规划总不能落实到行动中,时间就这样在一天又一天的重复和冗杂中溜走了。我紧握着画笔,脑中的灵感仿佛干枯的泉眼般再也涌不出灵感的泉水。头上的风扇不知疲倦地扇着,“轰隆隆”的声音使我感到厌烦。表弟大吃着我的零食,看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用他那含满薯片的嘴含糊地说:“姐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座美丽的大森林……”表弟用那张可以把任何故事讲出新意的嘴,还有那些滑稽有趣的肢体动作,把我心中烦躁焦虑的坚冰,渐渐融成水,忽地灵感的泉水喷涌而出。我立即提起笔,将表弟讲故事的样子定格在画纸上。在夏日的炙热阳光里,我竟感受到了一丝清凉。

秋·暖心

一场来得突然而且来势汹汹的秋雨,将我和同学们困在了教学楼里。眼看人们陆陆续续离开,喧闹的大厅变得冷清。“没有人来接我们,我们自己回去吧!”朋友轻轻的语言中分明裹上了一层坚定。她脱下外套,搭在我俩头上。我们冒雨跑着回家。我在路上瞥见朋友被打湿的衣衫,喉咙一下子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这时,雨停了。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彩,直射我那颗被雨淋湿的心,让心变得温暖。

冬·温情

我被冻得像筛糠似的不停地抖动,手和脚仿佛根本不属于我。我开始后悔早上出来只因觉得那手套太丑而没戴。回到家,冻僵的神经得以舒缓。妈妈嗔怪地对我说:“你这孩子,让你戴手套你不戴,这下好了,吃亏了吧!”我点点头,接过妈妈充好电的暖宝宝,努力让自己的手脚恢复知觉。妈妈又说:“下次再不戴手套,我可不管你了!”爸爸递过来一杯热水,对我说:“你妈妈呀,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在寒风中,一束阳光缓缓流进我的心间。

蝴蝶是花儿飞动的阳光,小溪是鱼儿流淌的阳光。你们是我心中居住的阳光。因为你们,我才能照亮心的每一个黑暗角落,照亮慑人的暗夜,照亮未知的旅途。

(指导老师:丁 洁)

亮点赏析

1.精心选材。小作者精选四季生活中的四个典型细节,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夏秋冬中那些阳光般的“和煦”“清凉”“暖心”“温情”等。

2.立意深刻。选取成长中的四个片段,文章分别将老师温柔地叮嘱“我”书写要规范、表弟滑稽有趣的样子激发“我”绘画的灵感、同窗与“我”顶着外套冒雨回家、父母关爱“我”的一言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片段都是先叙述、后抒情,把一个孩子对亲人师友的感激之情表达得非常真切。

3.结构精巧。小作者采用纵向展开的结构,巧妙地以时间为序,设置四个小标题,表现不同季节都有关爱在陪伴,每个小节内都以“阳光”巧妙地衔接起来,匠心独具。

4.语言优美。文章富有文采,开篇与结尾的排比句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而四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则锦上添花,让文章顿时多了韵味。文中成语及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都让文章显得富有文采。

(荐评老师:李仰臣)

让阳光住进心里

孙纪秋

阳光铺满一切阴暗的角落,巨大的力量可能来自任何一个卑微的生命体。

——题记

阴霾的天似是晚上,教室里刚发完试卷的压抑气氛与沉闷的天空相呼应。我揉揉酸胀的眼睛,竭力忘掉不如意的分数,但是刺眼的红色还是灼伤了眼睛,心中驱之不散的阴云丝毫不亚于四格窗子外笼罩在天空上的阴云。

放学了,我站在走廊处忐忑不安地等待父亲。

一抹乳白色惊艳了我。

一只蜗牛。

一只正向前爬的蜗牛。

周围是一片理想的草场,到达那儿毫不费力:平缓的水泥地,湿润的空气,以及较为稀疏的脚步。这些都没有吸引这只蜗牛,它走的是一条有散散落落枝叶、石子的小跑道。

傻傻的小蜗牛。

我弓着腰,屏息关注它。头上两只触角不停地摇摆,如果你再凑近一点观察,角上还有两个微小的球,像是清晨嫩芽尖上摇摇欲坠的露珠,晶莹、明亮、纯净、剔透。身后的“大房子”一圈接着一圈盘住,被不成比例的身躯拖动着,使人担心它的下一次歇气前壳会从它的身上剥落。整个躯体凑在一起,显得尤为滑稽。

它缓缓地爬动着,我的目光也随之而挪动。不知过了多久,它才爬到一个障碍那里去。

一截受风雨摧残的树枝。

树枝细得很,长度却刚好把蜗牛前进的道路尽数拦住。它轻触树枝,似乎在礼貌地请求树枝让一下路,如此数次,蜗牛也许明白了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它开始努力翻过这重高峰。它一点一点用身体裹住凹凸不平的树皮向上攀爬,可是每一次在最高处由于重心不稳都会向后仰,一次、两次、三次……它不懈地爬着,不计从最高处掉下来的失望与疼痛,就那么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地爬着。

它最终翻了过去。

可它依旧缓缓地爬,不计从最高处翻下来的喜悦与胜利。

爬得很慢,但很坚定。没有因为风险而避开既定的方向,目的地总算是到达了——一丛杂草后面,它高兴极了,贪婪地吸吮着露水,我也被感染了,沉浸其中……

一滴雨水顺着廊檐不偏不倚地落在我的手背,冰凉的触感唤醒了我,抬头望向天际,不知何时天空已放晴……

一个有目标的人,走路的姿势都是向前的。蜗牛给予我的启示已像住进心里的阳光,即使面对再灰暗的天,我也能凭借这一米阳光照亮阴霾,努力朝目标奋进!

——后记

(指导老师:赵五云)

亮点赏析

文章开篇设置“题记”总括文章,并借助描写环境,暗示心情。中间叙述一只蜗牛沿着一条散落树枝的石子路,慢慢地爬向一丛杂草后面,吸吮露水的过程,具体细致。结尾巧设“后记”,展现从中得到的启示“像住进心里的阳光,即使面对再灰暗的天,我也能凭借这一米阳光照亮阴霾,努力朝目标奋进”,托物言志,视角独特,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理解,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总之,此文结构新颖,彰显作者的情感与文采,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可见,只要留意生活,就能找到美的主题。

(荐评老师:李仰臣)

让阳光住进心里

李 柴

院中的月季开花了,一朵朵烂漫地开在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如白衣翩翩的女子站在清清的湖水边,被微风拂动着素雅的白裙,蓦地,仰起粉白的脸,笑了。

阳光微微抚着花儿们娇嫩柔美的身躯,带着绿叶,将斜影射在地上,幽幽地弥漫开来,携带着微蓝并暗紫的余印,存下稀稀落落的残影。

我悄悄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美好。母亲在我身后为我悉心地梳着头,精致的木梳在发间来回地穿梭,一遍,两遍,三遍……和煦的阳光照耀在乌黑发亮的秀发上,闪烁出七彩光环,妈妈那双粗糙并有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浓浓的爱意一直从发根流到发梢,偶尔有微风迎面吹来,在心头漾起丝丝涟漪,不知是何种思绪涌上心头:原来和着阳光的月季这样美丽,原来拥着阳光的母女这样和谐安然。

到了中午,我不禁感到一阵困乏,便迷迷糊糊趴在桌上睡着了。朦胧中,被一阵声音惊醒,我吃力地睁开惺忪的睡眼,一抬头便望见了母亲,我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她,反而静静对她一笑,她也像个孩子似的对我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皱纹像绽开的花一样嵌在眼角,可母亲的笑却像阳光那样占据着我的心灵,慢慢泛开,使我无言。我能做的,可能只是永远记住那一抹无法忘却的微笑,就像月季沐浴在阳光下的绽放……

阳光顺着指尖静悄悄地侵入我的心坎,只觉得暖洋洋的,任由它放纵地洒满每个阴暗的角落,以及每一片沾着露珠的绿叶,每一朵芬芳朴素的野花,如那盈盈月光,洁净优美,淡若清梦。

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在这样的花季,我们哪能浪费点滴?好好享受独有的味道,重温过去的,体验新鲜的,怀着大好心情,陪着至亲的人。仰望蓝天,看流云,找寻那束属于自己的阳光。因此,再平凡的生活也有无限趣味,也有那份隐隐的美好。它告诉我,用心去寻找,去感受,用“阳光”回报爱。

让阳光住进心里,就像母爱,像花香般袭来一阵阵幸福。

(指导老师:郑臻奕)

亮点赏析

1.精心叙事,突出细节。浓浓的母爱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触描绘生活中与妈妈相处的细节,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具体来说,作者着力描述了两个动人的细节,第一个是“和着阳光的月季这样美丽,拥着阳光的母女这样和谐安然”,其次是午休时妈妈那一抹犹如月季绽放的微笑。作者找到妈妈和月季花的相似点,赋予月季花独特的人性美,使“人花合一”,主题鲜明,既触动“我”的心灵,使我感悟到亲情的美好,又让“我”感受到妈妈的关爱,两个细节给人如诗如画的美感。

2.综合表达,主题鲜明。在充分叙事的基础上,小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浓情做结,表达了享受亲情、感受关爱的真挚情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行文中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与生活场景,将景物与人生勾连起来,提炼出人生主题,彰显了思维的活跃,语言朗朗上口,清新流畅。

(荐评老师:李仰臣)

猜你喜欢

小女孩奶奶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给奶奶按摩
爱掐人的小女孩
走,出发!
奶奶喊你吃饭啦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奶奶驾到
走在阳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