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探讨

2015-09-10黄春

考试周刊 2015年68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高职院校

黄春

摘    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增加和人才标准提高,如何根据旅游市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如何改革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的设置定位、课程的教学定位、实训的效果定位及师资培养定位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专业    教育教学创新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日益加快。这也促使社会需要大量旅游专业方面的人才,为此,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为旅游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旅游业提供了可观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但是,根据调查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显现出很多问题,如数量布局和规模布局不尽合理,人才特质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旅游教育体系的建立尚待完善,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不完善,等等。这就需要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建设现状入手探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从很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使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

2.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单纯追求理论性,对实践能力要求不够;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教学侧重理论性内容而跟实际结合的内容则很少,且与时代联系不紧密,难以完成培养旅游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3.专业特点不明显。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业的快速成熟化,同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显然已经和时代之需明显脱节,反映到人才培养上就形成了学科知识的杂而不精;就业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专业人才的知识供给错位;学术研究流于肤浅。

4.教学效果不达标。很多高职院校旅游教材跟不上时代;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老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不致用,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结合。

5.实习实训不健全。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资源,长期以来,到涉旅单位顶岗实训几乎是唯一选择,即使很成熟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岗位安排上也十分随机,课程设计很难与实训岗位完美对接,这就造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1.人才培养定位要符合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一定要准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职业类人才的职业教育。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自然具有高等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定位要有明确的职业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实际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设置,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找出岗位职责要求和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定位要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这一地方特色,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

2.专业设置定位要符合学生发展。伴随着旅游业内涵的纵深化和外延的拓展化发展,旅游业内部专业划分更加精细,旅游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空缺。“大而全”的人才培养受到了巨大考验,大量培养旅游管理的“通才”,往往造成专业不精和就业不畅。旅游高校在专业设置定位上应有所区分和细化,可将市场上一些热门的方向如旅游商务、会展策划、宣传促销、景区规划等作为自己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3.课程教学定位要符合教学规律。高职院校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为学生打下较深的发展基础;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材编写,要尽量吸收国外先进成果;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旅游业现实的变化和旅游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弊端显露出来,毕业生走向社会,所学非所用,出现育人与用人背离的现象。旅游教学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效果,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4.师资培养定位要有动态发展。高职院校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引进一批旅游类专业或研究生毕业,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坚实教师队伍的基础建设,为师资队伍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选派中青年专业教师到旅行社或者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和管理学生实习;鼓励有才能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加强师资队伍思想与实践继续培养,使教师队伍与旅游业同步发展。

5.实训效果的定位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将所学原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旅游院校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因此,旅游院校必须着手实践性课程的开设和相关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以较好地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建设实训基地首先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模拟前台、模拟餐厅等;其次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即旅游院校通过与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及旅游景区签订协议,由旅游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训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构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与涉旅实训单位及社会公众的互动机制,为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田里,马勇.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2]陈静.旅游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48-49.

[3]陈志学,余昌国.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旅游调研,2002(5).

[4]王兴辉.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目标定位及能力结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5]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高职院校
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借助多媒体提高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效率研究
浅谈心理因素对旅游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