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 形象 诗情 个性

2015-09-10袁燕琴

考试周刊 2015年61期
关键词:诗情画意教学语言

袁燕琴

摘 要: 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神奇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讲课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或要言不烦,画龙点睛;或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对上好语文课十分关键。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幽默风趣 形象跌宕 诗情画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永远的艺术。艺术是什么?艺术是音乐,艺术是画面,艺术是构思,艺术是语言,艺术是情感,艺术是魅力,艺术是享受。由此可见,高度的语言修养是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保证。那么,教师们应该怎样做,才会使自己的语言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潜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呢?

一、幽默风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灵活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趣味趣言,必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著名教育家段力佩曾说:“要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吸引学生,使大家人在课堂,心也在课堂,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这无穷的乐趣,靠的就是教师语言中的幽默因素。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

有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并且围着教室玻璃飞来飞去,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这位老师见此情景就停下课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蝴蝶为什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不愿离去?”同学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风趣的语言使得同学们会心地笑了,笑声中一位学生打开窗户放走了蝴蝶,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到了课堂教学内容上,轻轻松松,一语飞渡,可谓是巧妙的移花接木,绝妙的艺术处理。

二、形象跌宕

形象性的语言具有鲜明、生动、可感等特点,跌宕起伏的课堂语言有利于表现文章内容。卢梭说:“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可见,形象跌宕的语言比抽象的概述更易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不至于引起大脑疲劳,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课堂气氛之中。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总在形象上下工夫,轻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有位老师在教《茶花賦》时,导入新课的语言十分形象,他说:“同学们,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我们和他见面的次数已不是一、二次了。第一次见面他带给我们的礼物是北京香山的红叶;第二次他带我们尝了广东香甜的荔枝蜜。今天,他将送给我们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欢吗?”这样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渲染,富于情感地把杨朔及读过的文章推到学生面前,使人“几乎可以用肉体去感悟到”甚至“真想用手指去碰碰它”,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形象跌宕的语言像火种,能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能激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使课堂摆脱“匠气”和“死气”,充满“生气”和“灵气”。

三、诗情画意

教师的施教对象是生龙活虎的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因此,教师课堂上无情无味、不动声色的语言,必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包含真挚的情感,教师宜“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没有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语言是一杯水,而融进了“诗画”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具有振魄摄魂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包含真挚的情感,教师宜“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四、风格个性

作为个体,每一位教师的性格、气质、年龄、经历、才情、禀赋、修养、习惯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精神个性,在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就会体现出相应的风格个性。因此,每位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优势,切不可盲目地模仿别人,以免弄巧成拙。听语文大家们讲课,总感觉他们的语言与众不同,带有鲜明的个性,烙上深深的“自我印记”,或质朴,或典雅,或幽默,或凝练,自成一体,各领风骚,异曲同工。所以,语文教师在布设课堂氛围,控制音量以调动学生的心弦,把握节奏以引导思维流向等方面,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风格,不可一味模仿别人。

教师语言个性的形成,一方面是教师自己的人格气质、人生经验、文化修养、道德品性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总结概括的结果。因此,语文教师既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探讨。过于强调教师的语言风格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的接受兴趣,语言个性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所以,教师语言风格的培养必须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兴趣,使个性化的语言中必然包含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特点。这是我们强调语言风格时应特别注意的一点。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水平,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牢记:“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修养上下工夫。

猜你喜欢

诗情画意教学语言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审美共性初探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论中国纱罗织物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教学实录
让语文课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