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欣赏,激发兴趣
2015-09-10朱晓婷
朱晓婷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文言教学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更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深层理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随着文言文学生用书的泛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了重复教学、无效教学的尴尬。基于此,本文试从吟诵、探究、迁移、归纳等教学方法入手,谈如何由此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吟诵 迁移探究 归纳
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前,很多语文教师都喜欢教文言文,因为教授文言文时学生听得仔细、学得认真。但是现在,随着文言文学生用书的泛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了尴尬:学生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懂,教师似乎没什么东西好讲,同时教师觉得学生虽然有了参考书,但实际基础很差,然而从头系统地教又不现实,只好针对考试,严抓字词句解释,教师串讲课文或学生串讲翻译这样一些单调枯燥形式就成了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生越来越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对学习文言文产生畏惧、厌学和敷衍情绪,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文言文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面对如此困境,文言文教学将何以突围?
首先应该理清楚一个问题:文言文教学应该教学什么?顾名思义,笔者认为应该先“文”后“言”再“文”。第一个“文”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第二个“言”包括对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最后一个“文”是对文章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也说:“文言文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渐深入的理解过程。”[1]受钱梦龙先生的启发,笔者认为突围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吟诵:反复沉潜地咀嚼
自古以来,诵读就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方法。文言文比現代文更讲究音律和押韵,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诵读诗文,他们在“吟唱”中感知,在“吟唱”中体会,在“吟唱”中实现“熟读深思子自知”。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当然,这个读不是随意的、平调的读,而是带有自己感情的、身临其境的读,这样读得多了也就有了感觉,即语感。王尚文先生曾在《语感论》中提出语感具有理解、想象和情感的功能[2]。通过反复吟诵咀嚼,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亲身感知古文的美。如果遇到班级男生比较懒,女生比较羞涩,不愿意带感情地诵读,可以通过课本剧、对话等形式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学生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可以体会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感旨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对文字材料越来越熟,体会越来越深,意义越来越明白。就像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提到的:借助极简单的注解,学生大体能读懂内容,对精警的句子及文章的音韵,学生都能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欣赏[3]。反复沉潜的吟诵咀嚼就是对文本进行整体反复感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体会文本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理美。
当然,诵读不仅要读,还要诵,即背诵文章。培根曾说:“要记住所读内容,通读二十遍,不如这样读十遍,忘了再看看书。”培根所说的“这样”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背诵的方式读书。当然,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对所有文章都逐字逐句地背诵,而是大致把握。当背诵了许多文言文,于是一些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也就能辨别和掌握了。与此同时,自己能掌握一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二、探究:开放大胆地质疑
传统串讲模式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提出“语文导读法”,认为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首先,在学生预习课文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工具书,自学“言”,即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章。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其他人听,可以让学生找一下与本文有关的典故或者一些作者的小故事等。当然,教师应及时检查预习,绝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文言文教学不能呆板地只局限于字词,教师教文言文时可像学习现代文一样,引导学生鉴赏。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相关知识和作家经历,让学生同作者面对面,推敲和品味文本关键字词,探究文章的表达形式,从而达到对文章、文化的深层理解,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起主导作用,应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然后相互回答;或者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再由小组合作解决;针对文章深浅不同,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在学生无疑处设疑,让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他们的思维力。
三、迁移:纵横深处地鉴赏
著名语文教育家余映潮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有“上下求索,左右勾连”的文本意识[4]。受余映潮老师的启发,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文言、把握文意时缺少这样一种上下贯通、前后联系的能力。当然,这是受学生年龄小和知识面窄的影响,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拓展迁移的环节,让学生阅读与文本有关的其他文本或选段,进行纵向深入挖掘或横向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例如: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时,可以把同样是在黄州时期所写的《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拿出来,深入探讨诗人在这三篇文章中的共同点,深入探究诗人的心境和情感,从而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思想,更为深入地把握文本要表达的内容。又如:学习《鸿门宴》时,可以将《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的有关片段截取出来,进行横向的比较阅读,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这一横向比较、深入研读的鉴赏探究,到达最后一个“文”,即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
四、归纳:融会贯通地加以巩固
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方法,注意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教师教学时要讲究方法,讲实词时要兼顾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词性。在字词句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要领后,剩下的就让学生自己做,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在学习完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文言现象以“词不离句”、“举一反三”的原则,分条目加以归纳整理,积少成多,丰富文言词汇,以后遇到相似句子或类型时,能快速辨别出来。这是一种量的积累,日积月累,融会贯通,为质的突变奠定基础。
虽然在文言文字词句篇的落实上必须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着眼于应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但是适当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和把握。心理学告诉我们,要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反复次数越多,遗忘速度越慢[5]。在这方面笔者着重在学完文章之后,学生自己出题,并附一份答案。试题出好后经检查不合格还要再出,直到合格为止,学生要想出好一份试题必须多次阅读文章。用整理好的试题进行检测,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总之,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合理的策略,使教学方式生动起来,真正做到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进而形成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3]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