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析 《曹刿论战》 中鲁庄公的形象
2015-09-10田永
田永
摘 要: 学生就鲁庄公的形象分析产生分歧,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评价”的研究性学习步骤对传统分析阐明个人见解。作者认为鲁庄公非但不“鄙”,而且大智。
关键词: 研究性 鲁庄公 曹刿 鄙智
1.问题提出
我在教授《曹刿论战》一文中,学生就鲁庄公的形象分析产生分歧,传统观念认为,鲁庄公是“肉食者”,“肉食者鄙”,所以说鲁庄公是目光短浅的,“未能远谋”。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提出新观点,认为:鲁庄公非但不“鄙”,而且大智。
2.问题分析
首先,从作战的条件看:面对曹刿的发问“何以战”,鲁庄公回答了依靠作战的三个条件,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鲁庄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鲁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如此不自私,不贪得无厌的他怎能不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此确立其在“中央”的核心地位呢?左右朝臣吃其俸禄,受其恩惠,怎能不会对鲁庄公出谋划策、分担忧愁、“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呢?这是不是鲁庄公的“一智”?
鲁庄公“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想得到神灵的保佑,在当时的春秋初期,又岂可厚非?且其虔诚之心与古与今,与神与人又何其可贵?既然鲁庄公以诚信为本,说话算数,讲信用,办实事,“小惠”怎能“未孚”?若按曹刿的逻辑,“神弗福也”则战争会败,那是不是说“神福”则战争会胜呢?既然鲁庄公和曹刿都是有神论者,又怎能分出一“鄙”一“智”呢?单就讲诚信这一点,我觉得这是鲁庄公的“二智”。
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办事严谨,秉公执法,尽职尽责,让事实说话的君主,又怎能不得到举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以情”断“狱”,我觉得这是鲁庄公的“三智”。
有了有福同享的君主,岂能没有有难(国难,“齐师伐我”)同“挡”的朝臣与子民?一个大公无私、诚实守信、秉公执法的君主,民心岂有不得之理?如此之“公”,分析家说其“庄公一答,已见其鄙,庄公二答,再见其鄙,庄公三答,始有所悟”“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缘何道理?“忠之属也”的鲁庄公是“可以一战”的,加上本次戰争的性质,其实战争的胜负已定了。“公将战”又何妨?“曹刿请见”又有何必要?且对“肉食者”一概而论,本身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谁敢言“肉食者”皆“鄙”乎?
其次,从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看:全力备战之时,鲁庄公没有因为曹刿是一介“布衣”,没有因为他说出“肉食者鄙”这样偏激之话而愤怒和看不起他,不但接见了他,而且认真回答了他的提问。这可不可以说鲁庄公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呢?身为军队的最高统帅,一国之君,把军事指挥权大胆地交给了这个自认为“不鄙”、毛遂自荐的人,虚心听取了他的建议,并认真请教进军、追击的经验。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用人唯贤、用人不疑、虚心好学的国君,这可不可以说是鲁庄公的又一智呢?
再次,从长勺之战的经过看:战时临时招募的鲁军一次未“鼓”,竟能抵挡住已“三鼓”的齐军,且最终使齐军“败绩”,难道能说这仅是鲁军未“鼓”的原因吗?久攻鲁军不下且已“三鼓”的齐军,“勇气”已“竭”,败局已定,“公将驰之”又何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岂不太小心翼翼了?有这个必要吗?我认为这是耽误了追击敌军、扩大战果的大好时机。正是因为鲁庄公平日的出色表现,治国有方,正是因为他大公无私、诚实守信、秉公执法,所以他得到了朝臣、子民的充分信任与全力支持,才最终在关键时刻形成一种同仇敌忾、战不可摧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勇气”才最终打赢这场漂亮仗。
3.问题假设
假设鲁庄公是“鄙”的。
假设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经学生充分讨论,做出了如下验证。
4.问题验证
(1)鲁庄公若是“鄙”的,那他一定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家伙,诸如“衣食所安”一类的东西,他必敢“专”也,必不“以分人”,最终肯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结局,还去指挥战争并取得胜利岂不成为天方夜谭?可事实上,鲁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说明他们的合力很强,说明鲁庄公的人缘很好,人们都很拥护他。鲁庄公舍小得大,目光之长远可见一斑。如此之人还能说是“鄙”的吗?
(2)鲁庄公若是一个平庸的国君,那他一定治国无方,举国上下定是一盘散沙,一旦发生战争,即使拥有常备军也将不堪一击,何况当时还要临时招募,去招募谁?谁还会为这样的国君卖命?可事实上,他们不但被招募来了,而且这些被临时招募的鲁国百姓,竟阻挡住了齐军的强大攻势,并取得了胜利,这难道不是鲁庄公的功劳吗?试想,鲁庄公平日若不讲信用,不理朝政,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老百姓谁还会为他卖命?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战争的胜利岂不是笑话?
5.问题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学生最终得出结论:鲁庄公不“鄙”,大智;鲁庄公不是一个平庸的国君,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
6.问题评价
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分析也有偏颇之处,但体现了学生不唯书本、不唯教材,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这些分析、假设和结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过程,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巧。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2]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制初级中学第八册/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