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2015-09-10承磊

考试周刊 2015年72期
关键词:难度数学课堂深度

承磊

摘    要: 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问题”的要求更高了。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巧妙提问    难度    深度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而课堂上问题的提出者并不限定是教师。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完整的数学学习应该包括“学”与“问”两方面。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重要和突出。

一、开放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本质是“学堂”,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考场;课堂是“民主和安全”的,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不会受到批评、讽刺和挖苦;教师鼓励并欣赏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可笑,不现实甚至错误,也有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价值。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的问题一定有意义,那就限制了提问的空间。

二、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按照常规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学生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时学生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情趣盎然。教师立即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三、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培养。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

四、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激励其上进。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应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让学生尽情提问吧,问题是一切创新思维的起点,“发疑才能有悟”。在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的问题中有很多闪光点,教师也可从中获益良多,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难度数学课堂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财务会计下的难点及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