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高年级小学生互评自改
2015-09-10陈群吉莉
陈群 吉莉
利用习作课堂学习时间,进行同桌互改的指导与操作,不失为一个既能激趣,又能避免“审美疲劳”,还能提高习作“审美”与习作修改能力的好方法。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基本错误,同桌互改
由同桌互改,解决基本的字、词、句及标点符号存在的问题,是小学生心理上易于接受的一种平等交换的方式。孩子们在帮助他人修改习作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而孩子们的基本修改能力无形中得到快速提高。
同桌互改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学生的座位应该事前安排好,以“好”带“差”为主,让习作“暂差生”能够借此机会有所借鉴,开阔眼界,并且借助“优生”的帮助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优生”也能在为他人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增长习作修改经验。
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特殊要求,整体修改
在初步的修改之后,一定是针对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从篇章结构的高度着眼重新审视修改。这个步骤的关键在于必须结合本次习作的特殊要求,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目标,从而通过对他人文章的“审视”,达到能够“站高一层”“俯视”篇章结构的目的。在修改的过程中,同学们十分投入,有认真的交流,有激烈的争论,有会心的微笑。事实证明,这样的修改是成功的。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篇章结构的把握会趋于理性化,从而在修改时以新的视角审视、评价自己的习作,获得新的感悟,学会对所积累的生活素材正确取舍、剪裁。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欣赏批注,小组修改
以欣赏的眼光,学习借鉴他人习作闪光点,此刻最是水到渠成。因为,仅仅同于“挑剔”他人习作的问题,以提高自己的习作修改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这样的技巧是单一的,这样所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容易“偏颇”的,对于习作水平“暂差生”来说可能难以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优生”来说又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换一个角度思考,从他人习作中汲取养分可能更适于孩子们的现实需求。因为,身边同学的同一话题的习作使他们产生了“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感觉,而同样的教学过程与要求下的同一篇习作的差异性,更能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与他人习作之间的差距,乃至于产生进一步“创作”的冲动,更能给他们以提高自己鉴赏能力,与运用新鲜词句、篇章结构新方法、新角度的最近“途径”。换句话说,即提供给他们“最近范本”,让他们在提高、润色自己的习作时,有所“依附”。
当然,这个前提是学习小组成员必须科学搭配。即教师事先根据班级学生习作水平,有意识地“一高一低”搭配同桌,使得前后“四人学习小组”中保证有两个孩子的习作水平能够基本一致,让他们能够有所借鉴而不觉得“吃力”或是“缺乏目标”。
不过,实际操作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借鉴的意识;一些学生虽然知道别人习作的“闪光点”,却不知道自己习作中该如何将所学加以运用。针对这个情况,我要求他们在同桌互改的基础上,按四人学习小组互换习作,尝试鉴赏,标注表示好的为波浪线符号,然后在眉批栏里注明觉得人家写得好的原因,并且签名,然后在自己习作的相应处修改。之所以要写原因,是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之所以要求签名,是因为上交时就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上交,从而让批改的教师能够参照查看学生有没有将自己所鉴赏到的东西加以运用,并且于评分时加以体现。因此,学生的习作成绩也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本次习作的成绩,后面是本次习作对他人习作修改以及修改、提高自己习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