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误区谈

2015-09-10徐瑾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性古诗成语

徐瑾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综合性学习”这一新概念,许多老师也大胆地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中努力探讨实践。但是,我们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象预期的那样顺利,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一线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遇到了困难,走了弯路。大家在课余也曾反复探讨,觉得自己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认识上产生了偏差,有了误区,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的教学实践。

误区1:模糊了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为语文的学习实践服务。

案例:古诗文赏析(三年级)

师: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个题,在古诗中找一找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生1:我会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2:《春雨》也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课堂上十分热闹,但学生们说的古诗重复的很多。)

师: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推荐给大家呢?请大家在老师下发的纸上工整地写下来。(潺潺流动的古筝曲在教室里回荡。大家都在认真地写,同样的古诗很多。)

师:古诗里描写的春天是那么美丽,大家想不想画下来?(同学们十分配合地画了起来。三年级的学生绘画水平是十分有限的,当他们还在艰难地表现着古诗中的春天的时候,下课铃响了。听课的老师同时感到上课老师的焦急无奈和不少同学的如释重负。)

反思:在总结这节课的时候,执教老师详细解释了这节课的设计,并不无委屈地说自己没有把时间把握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进行。她原先的设想是让学生把图上画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诗意。

但这节课的问题仅仅在于没有把时间把握好吗?不是这样的。即使有时间把最后的一个环节表现出来,这节课的学习也不能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因为在这节课中看不到“学习”的痕迹。学生们学到了什么?古诗?写字方法?或是绘画技能?培养绘画技能更不是语文课学习的目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执教老师模糊了“综合性学习”的目的。“综合性学习”虽然是综合的,但它仍然是“语文学习”,而不是音乐鉴赏或是其他什么。我们衡量“综合性学习”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到了语文知识,锻炼了语文能力,使整体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误区2:把握不住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搞成了一个“大杂烩”。

案例:成语游戏(四年级)

师:我们学过很多成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做成语游戏,考考大家对成语掌握得怎么样。(学生们都很感兴趣,议论纷纷。)

师:第一个游戏叫成语接龙。我请一名同学出题。

生:一望无际——济济一堂——堂堂正正……

师:第二个游戏是猜成语。一名同学看过成语后用动作表演出来,其余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成语。(学生表演,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师:第三个游戏是成语找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成语,请你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这是给成语分类,学生们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接下来还有成语填空、成语连线、找出用错的成语等等。学生的兴致很高,课堂上笑声一片。)

反思:这是一堂成功的“综合性学习”吗?这其中有“学习”,有“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看上去没什么不好。可是这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为什么呢?让我们回溯新“课标”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吧。开设“综合性学习”的意图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克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把自己孤立起来,忽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忽视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这样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人为地在语文学习周围筑起了围墙,学生在这无形的“围墙”中“一心只读圣贤书”,考起试来很轻松,实际运用起语文来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现在“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正是要打破“围墙”,重新建立起语文和其他学科、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上面提到的那节课,虽然很热闹,虽然有学习的过程,却忽略了“综合性”,忽略了成语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联系,忽略了成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误区3:急于让学生展示成果而忽视活动的过程。

案例:我最爱吃的水果(二年级)

师:你们都喜欢吃些什么水果呀?(生大声且七嘴八舌地说出水果的名字,有的还把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中炫耀起来。)

师:让我们把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想不想把这种水果介绍给大家?(课堂气氛很热闹,是个好的开始。)

师:大家想怎样介绍呢?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一下。(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叽咕了起来。)

不一会儿,孩子们一组一组地上台来表演了。有的边说边尝,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有的还边弹边唱,用英语小儿歌表现苹果的可爱。看着活泼生动的孩子们表现出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表演能力,听课的老师频频点头。

反思:从课的设计上来看,这节课既体现了学习实践的过程,又有着明显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明确,达成情况也很好。那么,它是成功的“综合性学习”吗?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介绍水果的内容设计得有条有理,并且表述得十分流利吗?如果说这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把学习实际的过程在生活中完成了,那么是怎样完成的,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其经过能不能给别人以启发?老师刚布置过任务几分钟后,学生就能如此表演,那么这节课很可能是失真的,是表演给听课老师看的。虽然老师安排了活动,学生也参与了活动,但深入地去看,他们不过是按照老师的剧本演好了白己的角色而已。老师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节好课就应该一个岔子不出,顺顺当当,按部就班,直至下课铃响起老师正好结束最后一个字。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体会过程,而不是展示成果。“在体验中成长”,说得再贴切不过了。只有真切的体验才能带来真切的感受,才能培养真正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上到哪儿算哪儿,也可以为一个问题而停留,前提是让学生能拥有全部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其实并不是个复杂的概念,只要我们不断进行理性的思考,并用我们的实践不断地去充实它,就能真正让孩子们享受“综合性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综合性古诗成语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拼成语
猜成语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