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错例及对策
2015-09-10陈惠琴
陈惠琴
一、德育泛化,用品德输入教育取代口语交际
《小学生多看电视好不好?》口语交际教学片段。
师:今天口语交际课是围绕“小学生多看电视好不好?”开展一次辩论,要求正反两方不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把理由说充分。为了便于交流,请大家先动笔写一写。
(生自由练写)
师:先写好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不好的地方改一改。
师:现在交流,谁先来?
生1:我认为小学生看电视好。就拿这次“5·12”大地震来说吧,好多同学都在电视上知道了大约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如果不看电视,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生2:我也认为看电视好,是电视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生3:我认为看电视不好!因为看电视让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另外,如果长期看电视,同学们做作业时就会一直想着电视上的画面,思想不集中,成绩下降。
生4: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不少内容不适合小学生看。
(生轮流回答)
师:现在请大家评价一下谁说得好,谁的理由最充分。
【反思】
辩论,也称论辩,是指持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双方就某一论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流形式,它以驳倒对方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为目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论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其听说和应对能力。然而上述口语教学指导设计,与其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如说是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者说充其量是听话说话(写话)训练,而不是口语交际。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口语交际内涵的理解出现偏颇,使辩论中的交际含量缺失。由于受狭隘的听说教学思维定式影响,把安排写好再读,异化成借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品德输入教育。
【对策】
口语交际,发展学生语言是硬道理。上述话题,作为教师,可以将常见的电视辩论大赛形式移人课堂,通过辩论,促使学生敢于说,善于说,有效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步,出示辩论话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创设情境,引导交流。(1)按不同观点把学生分组,可以改变桌椅摆放形式,两组相对。(2)组织小小辩论会,认为“小学生应少看电视”的同学为正方,认为“小学生可以多看电视”的为反方。持中立态度的其他同学为观众。辩论主席(教师)宣读辩论规则(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容易操作的规则。允许双方在辩论时提出两次“暂停”,商量对策,场内观众可举手发言或向辩手提问,并和主席一起进行评价),正反双方展开辩论。辩论主席进行小结。(3)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从三方面入手:一评语言,评语音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恰当;二评思路,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条理;三评思维,评思维是否敏捷,能否抓住对方的漏洞进一步维护自己的观点。评出两名最佳辩手。(正反方各一名)
第三步,教师总结。
第四步,课外延伸。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值得我们去思索,比如生活好了就可以铺张浪费吗?小学生应不应该进网吧?请找出你最关心的话题,提供给班干部,作为下次辩论的主题。
二、追求热闹,用你问我答取代语言训练
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哪两个小动物呀?
生:小猴和熊猫。
师: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小猴向熊猫借铅笔。
师:小猴会说些什么?
生:熊猫请把铅笔借给我用用好吗?
师:熊猫又会说些什么?
就这样,老师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们就图说图,一个个神情淡漠,兴味索然。
【反思】
上述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口语交际其实等于听和说的简单叠加。这种简单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只有“你来”,没有“我往”,看似双向交流,实质信息单向流动。由于没有建立在有效倾听与互动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没有内在的联系,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只有表面的热闹假象,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将逐渐丧失它的本质属性。
【对策】
要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注重针对性的“训练”。特级教师杨新福在设计《学会道歉》一课时给我们作了一个成功的示范,他巧用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导入,接着引导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之中,借用“玲玲不小心打碎妈妈很有纪念意义的花瓶,她该怎么办?”弄清道歉要求,然后进行道歉的模拟互动,让学生学会向别人道歉。紧接着教师再次设境:一学生将球踢到人家的窗台上,把花盆打碎了,怎么办?当学生向阿姨道歉时,扮演阿姨的老师一次次设计障碍,采用一连串的责难刁难学生:“道歉就行啦?我们家那么好的花盆碎了!”“对不起就行了……”“那花盆碎了怎么办?”……在这一个案例中,教师将自己扮演成了一个爱刁难计较的阿姨,不断地用语言和表情来提示学生:道歉时要适当说明原因,反复向别人道歉,这样才能让对方最终接受你的道歉。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应对。
三、联系生活,用真实生活取代交际情境
在《学会打电话》一课中,有位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模拟表演。
师:准备上课了(有意识地环视同学),哎,今天园园怎么没来上课呢?(稍停片刻)谁来打个电话问一问吧!
师:(电话接通后假装与对方通话)喂!您好,是园园家吗?请问她今天怎么没来上学呀?啊,生病了,那就让她好好休息吧。再见。
师:你们想不想给园园打个电话,对她说点什么呢?
生:想。(同桌互练)
生1:喂!您好,是园园吗?
生2:我是园园。
生1:听说你生病了,好些了吗?好好休息。
生2:谢谢!
生1:再见。
生2:再见。
【反思】
围绕这一交际话题进行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打电话的普遍规则,在于如何进行电话交谈,而不在于这次打电话都说了什么,是不是说清楚了。要让学生掌握接听电话的常识,养成良好的接听习惯。比如:左手持听筒,右手拿笔;电话铃声响过两声之后接听电话;拿起电话先说“您好”,然后自报家门;确定来电者身份听清楚来电目的;注意声音和表情,带着微笑,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愉悦;保持坐姿端正,使声音自然、流畅、动听;有时为避免忘记,还复诵来电要点;最后道谢。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知晓打电话常识。比如:注意确认对方电话号码、姓名,以免打错电话;准备好所需要的资料;讲话的内容要有次序,简洁明了;注意通话时间不宜过长,要使用礼貌用语,外界的杂音或私语不能传人电话内。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打电话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归结出打电话的一般性策略。如给别人打电话,应该先介绍自己是谁,而不应该先问别人是谁;要使用礼貌用语;别人午睡时间或不方便的时间不应该打电话,给陌生人打电话怎么说,与人在电话里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怎么办?……这样造成的“陌生化”更能促进学生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日常的口语交际。
【对策】
有实践意义的交际情境,不应该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生活,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反而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关于情境设置,我们可以尝试两条途径。
一是日常情境陌生化。我们要跳出“交际情境=真实的日常生活”思维定式。应让情境创设与日常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使习以为常的生活“陌生化”。比如我们开展“采访”的口语交际,课堂上的采访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有人采访,另一人马上接受。而现实生活中,采访要预约,有时会碰到重重阻力才约成,有时无法约到,并不像我们课堂交际课中呈现的那么水到渠成,易如反掌。
二是模拟表演戏剧化。在设计交际情境时,要考虑到这些交际气场的相对复杂性,引进戏剧化的概念。比如“问路”教学,在师生即席表演中,教师就可以答非所问,故意制造事端来“为难”学生,从而使表演“戏剧化”,把学生预想不到的情况呈现出来,这样就“逼”着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再比如“小烦恼热线”教学,学生扮演“热线”主持者,教师扮演“问题者”有意地答非所问,提出刁钻问题,拒绝回答问题,喋喋不休地自顾自讲述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从主持的模拟中学到怎么主持。如此,学生日常生活交际中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就可以凸显出来,教师也就可以针对“学情”进行指导了。
口语交际教学,还有打着突出主体的旗号,用优生表演取代全体参与的现象;用先写后说,书面语言代替口头语言的现象。这些现象,其实与我们没有深刻理解口语交际训练的价值有关。而口语交际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也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不像阅读课教学那样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可资借鉴和参考,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思维定式引发的问题很多。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口语交际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研究,这样师生才能共同享受口语交际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