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15-09-10张岩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张岩

摘    要: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主要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学生在校生活时间多,所以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学生心理教育    班主任工作    中学生教育

瑞士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丹什尼把学生的心理比作看不见的树根,如果树根出了问题,那么枝繁叶茂、春华秋实就无从谈起。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成熟和定型时期是最容易产生和形成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时期,学生是极其敏感与稚嫩的,家庭不和、社会的阴暗面,或者教师不经意的一个暗示、学生间的一次矛盾,都可能成为心理疾病的诱因。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不能及时化解和解除,那么将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进而影响一生发展。

一、谈心沟通是获取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成长离不开环境。正处在心理发展成长中的中学生渴望有一个好的环境,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与人沟通。一句“理解万岁”喊出了多少青少年的心声。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是班主任,最渴望得到班主任的理解,最喜欢与班主任沟通。所以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做的结果,学生愿意与你亲近,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减轻学生心理恐惧感,对健康发展学生心理是很有利的。浙江金华的学生杀母案,究其原因,就是该学生没有很好地与母亲进行心理沟通,更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才导致惨案发生。另外,如果该生能把心里话说给班主任听,能够得到班主任的理解,经班主任心理疏通、教育,惨案就不会发生。所以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沟通心理,理解学生,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会做一名学生倾诉和发泄的对象

中学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应顺其自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面对升学就业,心理压力特别大,虽说压力是人生成长的动力,压力越大,动力也越大,可以促使人成长。如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都是压力带来的成功,但是也有因不堪承受压力,导致英年早逝的例子。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活活给气死。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压力过大,超过承受能力,不但谈不上变为动力,反而影响一生成长。如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不仅给生命、财产造成大量损失,而且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在于程度轻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平时劝人时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会有诸多矛盾:学生之间,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学生与邻里之间,这些积压于心里的愤懑,久而久之,成为学生的心理压力,唯一的办法是让学生发泄出来,以减缓心理压力。这时平易近人的班主任是学生最愿意诉说内心痛苦、发泄心理愤闷的对象。同时,班主任鼓励学生在班会中倾诉自己的不满,鼓励学生以书信、日记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愤懑,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秘密,以减缓压力。那个杀害母亲的学生如果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痛苦,发泄心中的不满,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

三、广开渠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得到别人的表扬,成长中的学生更有此心理。有这么一个事实,学生最喜欢进网吧游戏厅,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综治不力、学校管理不到位、家庭照顾不周、学生有零用钱和空闲时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是:游戏机里多的是赞赏、表扬之类极富挑逗性的言语,如“你不愧为英雄,你真棒,好样的。衷心祝贺你,还愿挑战吗?”,所以学生在游戏机上能品尝成功的快感,享受赞誉声。这个事实从反面说明了,学生,特别是“差生”,在学校得到的赞赏、表扬太少了。所以班主任应多表扬学生,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个阶段考试过去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要表扬他们,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和平衡。可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该怎样“表扬”他们呢?陕西12名少女集体自杀就是因为考试成绩差,心理压力太大,才酿成这样的悲剧。人都有一些闪光点,都有一些特长,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他们。例如组织篮球赛,让他们在球场上一展风采;组织板报赛,让他们妙笔生花、行云流水;组织小型田径赛,让他们龙腾虎跃……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朦胧的哥们义气的群体意识,而且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与平衡,有了成功的体验,心理就会健康发展。

四、帮助学生理解,决定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

尽管我们很早就在批判以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但在考试制度未完善以前,能否上大学以分数来定。使学校、班主任不得不看重学生的分数,一个劲儿地督促学生拼命学习,提高分数,全然不顾学生心理感受,事实上,学生对单调的学习心里感到厌倦,感到生活没意思。电视里播放了两个放牛娃的一场对白,也可以说是放牛娃的理想:放牛娃的一生就是放牛,等长大了结婚生孩子,孩子又接着成为放牛娃。一个成绩特好的中学生看了之后,就这样推测: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结婚生孩子,孩子又接着努力学习考大学。就这么简单,生活有什么意思呢?遂自杀了。还有那些大学生、研究生的自杀,其中不乏心理不健康者,他們没有树立为人类作贡献的理想,没有摆正人生价值。所以,班主任应召开主题班会,倾听学生的看法,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比学生的分数更重要。

总之,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必须坚持“三贴”原则,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真正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愉快、充满希望,学生的心理和谐了,才能实现校园和谐;只有广大青少年心理和谐了,才能实现全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
助力成长 顺利过渡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灵鸡汤: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关于有效提高顶岗实习阶段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