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与实效性的探究

2015-09-10张增强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提高能力实践研究思想品德

张增强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与实效性的研究,意在结合实际,积极探寻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途径。设想用“生活化模式”流程的方式操作。力求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力求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从而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实践研究    转变方式    提高能力

一、实践研究的目标

一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与实效性研究,努力改变知行相脱离的状况,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经济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取舍先进文化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与实效性研究,试图形成一些支撑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教学模式。三是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践性、生活性”要求,开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音像资料等。四是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二、实践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旨在对实现政治新课程教学“生活化”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统一进行研究和探讨。意在结合实际,积极探寻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途径。设想用“生活化模式”流程的方式操作。力求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力求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思想品德课堂将因生活而更加精彩,生活将因思想品德课堂而更加丰富,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

三、实践研究各阶段的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主要工作。

1.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参加实践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文章。

2.围绕课题开题有关工作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组织本组教师围绕拟研究的课题进行教学观摩。

4.制订課题申报方案。

(二)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主要工作。

1.现行思想品德课与新课改条件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比较研究。

2.收集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组织学习。

3.组织实践研究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教学观摩,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4.收集教学课例、教案、课件、音像资料等汇编成册。

5.组织进行教学观摩,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6.收集近一阶段课例、教案、课件、音像资料等汇编成册。

7.组织大面积的教学观摩,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

8.阶段性成果总结,侧重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9.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侧重于完善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总结阶段:2015年3月主要工作。

1.撰写实践研究性报告。

2.参加实践研究的教师每人完成实验课题论文一篇。

3.整理参加实践研究教师的教案、课件、音像资料,并选优汇编成册。

4.各备课组优质课展示。

5.请主管部门领导验收。

6.汇报实验成果。

四、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成效

(一)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实践研究组成员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针对现状,实践研究组成员专门召开了课题理论研讨会议,共同探讨实践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初步确立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拟订课题的总体方案。

(二)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围绕主题,组织研讨活动。组织实践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交流教学实践经验提升教学理念。实践研究组成员先后学习了《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追求有效教学的永恒主题》等文章。使实践研究组成员有了广泛的研究基础。

2.围绕主题,积极开展研讨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实践研究教学展示,举行主题的新课程教研活动实践研究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做了专题汇报与交流。

3.实践研究组老师能将实践研究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驾驭课堂展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围绕“教学的实效性”主题,实践研究组成员积极参与了省市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和学生政治小论文比赛。其中实践研究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的政治小论文多人次获奖。

(三)第三阶段:课题全面总结阶段。

实践研究组成员进入总结反思阶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整理和归纳实践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总结,撰写实践研究报告达到了预期成效。

五、实践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收获

(一)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意识。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品质及身体素质等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研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提高了对教材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学习模式,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主动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

(三)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践研究扎实有序开展,不断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是注重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二是注重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充分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四是注重师生相互沟通与交往,培养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研究习惯;五是适时适度调整教学方法,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六是课堂小结具有高度概括性,条理清晰,课后反思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创新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研究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课题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将实践研究不断推进;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种课型,有效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研读课标与教材,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及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再加上优化教师的高效模式教学方案,不断引导和提升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最大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有效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孔令军.多媒体优化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教育导刊,2009.8.

[2]王尚志.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3]韦辉梁.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与实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猜你喜欢

提高能力实践研究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发展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教学体会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