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
2015-09-10宋永鹏
宋永鹏
摘 要: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目前许多学生一到写文章,常处于“无米下锅”或“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困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作文材料呢?本文针对初中生作文思想空白、语言干瘪等现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重点从作文教学中的积累能力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学生在写作中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真正热爱写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积累能力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写不出合格的文章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加以培养。
一、从生活中积累
1.用心观察生活。茅盾先生说:“平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要观察得深一些,细一些,特别是接触各种人物后,要把他们的言谈举止记下来,积累下来,久而久之,素材就多了。”①其实,生活中可写的事物很多,只要你肯留心,便会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世界杯、世博会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更有公车让座、拾起一片垃圾等平凡小事。我们要时刻做个有心人,对身边的一事一物注意观察,注重积累,那你的视野自然会越来越开阔。
2.善于感悟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意思是说在生活中处处可学语文。作文仅仅有生活还不够,因为同样是生活在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从生活中有所发现,而有的人却没有呢?这说明我们还要有一双善于发掘可写内容的眼睛,或者说还要有一颗敏感且善于感受和领会的心。
二、从阅读中积累
1.从语文课本中积累。我们所学的教材,大多选文精美,用词典雅,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材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的积累来自于多读,反复朗读,背读,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的语感,反映在写作上是语言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背诵一些古典名句名诗,不仅是应付中高考默写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
2.从阅读课标推荐的课外名著中积累。特别是名著名刊等,积累间接生活经验。大量的课外阅读则是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知识和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在書香的天空下,我们可以领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份超然;感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浩然大气;可以想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那种悲凉心境;更可以品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执著和自信。可以说,这些也许不全是学生经历过的,但是其中的独特思想感受是学生宝贵的间接人生经验,而大量课外阅读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从身边的优秀报纸杂志中积累。身边的许多优秀报纸杂志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作文素材。《读者》和《青年文摘》以清新隽永和朴实睿智的风格,为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导航;善于阅读课外书籍,世上沧桑人生百态尽收眼底,天下诸色人等全上心头,学生不再生活在狭小的范围里,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接受间接经验的最有效方法,而从写作文的角度讲,却是提供给学生写作素材的最有效办法。
4.从电视的精品栏目中积累。如:《百家讲坛》、《今日说法》、《焦点访谈》、《道德观察》等,这些电视栏目,对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透彻剖析,教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观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是作文中极好的素材。
三、平时注重积累习惯的养成
1.坚持写日记,记录成长的脚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19年来,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大会上建议老师和同学都来写日记了。为什么总这样建议?因为我自己和我的学生们从写日记中获得了多方面的益处。”[2]魏老师认为坚持写日记的好处中就有“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一条。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每天把自己一天所经历过的事情及其感受,见过的人及其印象,学习过的文章及其体会,参加过的活动及其收获,使用过的物品及其评价,等等,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如果从会写字、会造句时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走上社会,那么将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大凡学习优秀者、事业成功者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2.摘录笔记——写作灵感的源泉。设立摘抄笔记本,专门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任何一部书、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字字千金、句句经典,其中有些内容有价值,有些则没有太大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善于筛选和摘录,日积月累,我们就有了一笔可贵的财富,拥有了一座没有杂质的、精华荟萃的宝库,这对于写作有很大帮助。有一位校园诗人说:“我最初的诗句都来自于我的摘录本,那里面收集了古今中外诗界无数大家最精彩的吟唱。”
要做好摘录笔记,通常要注意以下方面:(1)选准目标,定向积累,防止盲目摘抄。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今后奋斗的目标,以及某学科的需要,等等,有目的地集中摘录有关的文献资料,切忌没有明确目标地随意记录。(2)经常翻阅,善于运用,防止只摘不用。俗话说:“摘而不看一阵风,摘而不用一场空。”就是说,只有经常翻阅和运用,才能巩固记忆,不断糅合到自己的作文中,才能化为己有。更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学到更多东西。(3)要做好分类,便于查找和补充。
总之,面对中学生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并且运用到作文训练中,平时要注重养成学生积累的好习惯,为写作提供素材,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注释:
①张文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49.
参考文献:
[1]张文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源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