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技巧和反思

2015-09-10朱盛炼

考试周刊 2015年78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朱盛炼

摘 要: 初中数学情境创设,也称课堂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为后续正课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本课题组着重研究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作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课题研究成果对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教学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课堂教授的情境创设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一、成功的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创设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关联性原则

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紧扣中心,围绕主题,做到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和生活实际;符合学科课型的特点和需要。

(二)情境创设必须简洁、精练、紧凑——简洁性原则

情境创设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要简洁、短小精练,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避免长时间的情境创设占据了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转移注意力,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情境创设必须合适、灵活——灵活性原则

每一种情境创设形式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定的应用范围。没有最佳的情境创设方法,只有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事实上,一堂课究竟如何情境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自身条件和设备情况等因素灵活选择情境创设方法。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不下几十种,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对常用的几种情境创设方法进行说明。

(一)直接情境创设法

开门见山的直接情境创设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励性,使学生产生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整式的加减”的情境创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相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本节课将运用概念及运算法则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这就属于直接情境创设法。

(二)衔接情境创设法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实质上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必然会影响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的情境创设:先让学生计算

(1)4+2= (2)(+4)+(+2)=

再给出计算

(3)(+4)+(-2)= (4)(-4)+(+2)=

(5)(-4)+(-2)=

并提问:“(2)(3)(4)(5)与(1)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后回答:“五道题都是加法运算,(2)(3)(4)(5)题的加数含有符号;(1)(2)两题实际上是一样的。”进而引出像(2)(3)(4)(5)这样的加法就是今天要学的“有理数的加法”,它和小学时的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从新旧知识间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可以为学生分析、发现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实例式情境创设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材料及情境创设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情境创设:这节课我曾经讲过媒体公开课,用多媒体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生活中的各种空间图形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感知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构成了大千世界,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由这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像这样的情境创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很自然也很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实验演式情境创设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先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通过提问或指导观察,使学生看到或发现某一个现象,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用纸随便做一个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学生会立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

(五)提问式情境创设

通过提出与一些新课内容有关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

例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情境创设:在上新课之前可先提出问题:

(1)将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用数学方法计算,每人应分10/3千克,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精确度是10/3,理论上是算出来了,可是具体应怎样分呢?

(2)打一谜语:爷爷参加百米赛跑。(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

(3)你知道圆周率吗?π是多少?

学生会对情境创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回答:

(1)将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分10/3千克的苹果,而实际生活中用小数不用分数,10/3=3.333……怎么办?实际上我们只要称出10/3=3.333千克就可以了,取近似值,稍有误差大家都会接受的。

(2)谜底:祖冲之(介绍祖冲之与圆周率π)

(3)π =3.1415926……有无穷个小数位,实际上我们求圆面积时用的是π=3.14,取的近似值。

总之,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我们的任务是为了他们的发展而教育,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学会接受世界、探索世界、开创世界的技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