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重庆知识青年下农村
2015-09-10童式一
童式一
1945年初,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收到中共中央发来电报,要求在大后方开展农村工作。指示说:“南方局在目前时期工作,除开进行一般的民主号召和上层联络工作外,应大力进行下层群众工作,在大后方农村建立可靠基础。南方局和大后方的党组织,应以农村工作为主要工作,应设法发动与训练一些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深入到农村中去,利用合法与非法的方式为农民服务,联络农民以及民团等,并努力获得成绩。只有这样,我们在日本可能进攻云、贵、川时或将来国内的重大事变中才有可靠的基础发动游击战争。”周恩来同王若飞研究后,立即向南方局各直属机关及辖属地方党组织进行布置,要求坚决遵照中央指示,进一步设法动员党的骨干、进步人士及知识青年去基层和农村加强群众工作。周恩来在红岩村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作了专题报告,阐明了这一行动的重大意义。
南方局还在红岩村和一些“据点”主持举办了农村工作人员训练班,各省、市一些党组织也相继举办。
号召把爱国民主运动推进到农村
南方局青年组(简称青年组)接到任务后,由张黎群主持这项工作。
1945年1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张黎群的文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出:“当前只有几百万学生同几千万工农青年结合起来,才能变为一个有力的青年运动。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2月4日发表的林焕成(朱语今笔名)、张黎群共同署名的文章《展开青年学生的民主运动》中,也号召把爱国民主运动推进到农村中去。
2月1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林焕成的文章《知识青年的岗位在农村》,指出:“我们民族的苦难和屈辱的完全解除,就一定要在占我全民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完全解除了自己的苦难和屈辱以后。……促使广大农民觉醒这一工作,又一定需要大批的已觉醒的知识青年去做。这需要大批的知识青年深入到农村里去,与广大农民结合起来,教育他们,组织他们。”文章针对种种实际困难和思想问题,作了解答,特意嘱咐:长期黑暗封建统治下的农村的荒凉和污秽,农民的迷信、愚昧、疾病、饥饿……这一切的罪恶的源泉,并不在农民本身,而在这个社会。要在思想上准备能与落后的环境相处,要认识农村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不要犯急性病,而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也许一时看不出什么成绩来,但且等着将来。
2月28日,《新华日报》进一步发表文章《知识青年应当到农村去》,以社论的名义号召:“为了抗战,为了民主,知识青年应当和农民结合,为农民服务。”
5月7日,青年组负责人刘光在《青年生活》专刊上发表文章,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从理论上、实际上再作启发。在这期间,《新华日报》还发布了许多有关农村生活、农村工作的信息。
仅仅半年时间,连续发表了这么多启发、号召、指导性的文字,既说明南方局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也说明确实有许多困难、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摆在面前。
除了在报纸上进行宣传,张黎群同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在红岩村,每个月都有一次“据点”工作座谈会,有重庆职业青年“据点”、工人“据点”、各个学校“据点”和妇女“据点”的主要人员参加。1945年上半年,连续召开几次座谈会的主题都是“到农村去”,还请于江震作过一次报告,反映很好。中央大学“据点”负责人吴佩纶说:“我们对下乡工作更有信心了。”也有人说:“收获不少。”事实证明,这一部分干部思想搞通了,对动员工作有很大帮助。青年组还组织了3个农村工作研究组,定期讨论有关下乡的问题。
各个“据点”参加座谈会和研究组的人员回去以后,又各自选择适合而且自愿到农村去的人,相继举办座谈会、研究组,传达下乡的精神。
进步青年下农村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当时,在重庆的进步青年们,大多能从实际工作中了解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没有出现在原则上反对的。但是真要到乡下去,却存在着各种思想状况和实际因难。比如,有的人摇摆不定,说我是学理工科的,农村留不住我们;有的人觉得在外多年,回去时两袖清风,会让人看不起;有的人说,我还要在城市住半年,多学点东西再去;有的人认为农村太落后,没有书报看,受不了。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愿意下农村,认为抗战需要人,建国也同样需要人,我将来努力建国好了;有的人说,家里希望我继续念书,为了家庭不破裂,只好暂时不下乡;有的人要负担一家老小的生活,离开了,全家就会陷入绝境。
即使决定下乡的人,也有不少困惑。比如,有的人说,一个人下乡起不了什么作用,人去多了,环境又不允许;有的人说,到农村去,遇到抓壮丁怎么办?有的人觉得农村交通不便,相隔几百里,怎么联系?
在领导方面,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到什么地方去就是一个大问题。张黎群根据王若飞的指示,向川东及国民党统治较弱的地方布置人员,这是一个大方向,实际上也只能尽力而为,根据能谋取到的职业岗位来确定。当时最便利的途径就是把县、区、乡的中学和小学作为接近农民的桥梁。但是,在失业人员众多的情况下,谋得学校里的职位也很不容易。当时教育界有所谓的“六蜡之战”,即每年寒暑假期间,都要为夺取中小学教职员岗位进行激烈斗争。由于流亡学生生活困难,或受到反动势力迫害,平时也有一些大学生要休学谋职。为此,青年组和各个“据点”经常利用种种关系,掌握各地教职员职位空缺的线索。能占据校长、教务主任的位置,就可以安排较多的人。现在号召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更需要把有关的信息集中掌握起来,这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到2月底,农村学校已经开学,职业岗位已不容易获得,下乡工作只好暂时告一段落。据张黎群统计,已经下乡的青年有:西充育英中学9人、岳池3所学校共9人,这是人数最多的地方。其余的如苍溪宋木中学5人、巫溪小学5人等,总共15个县56人。回顾这一时期的工作,张黎群总结了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动员下去的人能够站稳脚跟巩固下来吗?我一个人来联系这么多地方是有困难的,怎样能找到一批骨干呢?怎样帮助这些下乡的人呢?
这时,知识青年下农村工作进入第二个阶段。
必须建立一个精干而且能够独立工作的组织
1945年3月至7月是继续动员和巩固阶段,大致有几个方面: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的组织形式;继续动员到农村去的准备工作和动员方式;团结与培养能够在农村长期埋伏的积极分子;在重庆附近建立一个“中心据点”。
张黎群在青年组会议上提出建立一个“青年农村工作组”。由于没有一个相关组织,动员下乡去的青年中发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到丰都去的一对夫妇,事先不通知就到解放区去了;在西充,一个进步分子占多数的学校,大家却各干各的;有的人在农村感到孤独寂寞,想回到大城市;有的地方离城市几百里,联系不便。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精干而且能够独立工作的组织。
这个组织是党外干部性群众组织,负责做秘密的农村工作,执行党的政策和纪律。组织系统有两级。领导机构是3个人的干事会,另一级是各个小组,每组3至5人,设组长1人,对干事会负责。小组可以发展“据点”等群众团体,组员条件:决心在农村工作,有工作热情的;政治上可靠,服从纪律的;虚心学习,奋勇上进的。青年组经全体讨论,同意建立这样的组织。
为了培养一批青年作为农村工作的骨干,青年组在合川县草街子(今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的育才学校举办了一个“大学生农村工作实习班”。这个班由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潘冷云(育才学校教师)、胡晓风(与南方局有密切工作关系,在川黔边境山区农村工作)担任正副班长。参加的学员有10人,其中5人是复旦大学学生,2人是武汉大学学生,其余是小学教员。主要学习《论联合政府》、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农村工作的政策和经验,以及公开工作如何与秘密工作相结合等。办了1个多月,恰逢日本投降了,此时迫切需要干部去各地开展农村青年工作,于是实习班提前结业。这批学员热情很高,表示愿意长期做农村工作。另外,青年组原本打算在红岩村举办一个短期训练班,也招收10个人。谁知,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边区,办班就搁浅了。
创办“莲华小学”掩护农村秘密工作
张黎群一直想在重庆附近建立一个“中心据点”,这个地方要具备几个条件:能够有一个掩护的公开合法机关;我们的人能够成为这个公开合法机关里的主持人,并且能够在这个公开合法机关住得长久。
有一位复旦大学的学生叫王兰骏(后改名王朴),其父亲是经营猪鬃、桐油的大商人、大地主,已去世。王兰骏思想进步,革命意志坚决,是由进步青年张定(燕京大学学生。1945年2月20日发生“胡世合事件”时,曾在他家设立指挥部——作者注)介绍的。张黎群和王兰骏谈了几次话后,认为他可以帮助实现建立“中心据点”的愿望。
王兰骏当时正在城里担任《中国学生导报》的工作,张黎群提议王兰骏不要做“导报”工作,只从经济上帮助“导报”。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事业,如经商、办学校,这样能发挥更大作用。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在张黎群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兰骏征得母亲的同意,在老家创办了一所小学,校名是从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父王莲舫,母金永华),叫“莲华小学”,寓意纯洁向上、出污泥而不染。校名不带政治性,容易取信于当地士绅,也便于隐蔽活动。校址是张黎群和王兰骏挑选的,位于江北县复兴场(今重庆市渝北区两路镇)的一所祠堂里,离市区60里。办校经费经王兰骏和母亲商量,家里一年出150担谷子。
莲华小学于1945年9月1日开学,有100多位学生。学校有9位教员,其中5位是青年组介绍的,其余4位也是支持青年组工作的。学校按照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方针施教,实行生活教育、民主教育,自编教材,教学生写信、写条子、打算盘、记账,也讲时事,学唱歌,受到家长们称赞。学校还办了成人夜校,帮助农民学文化,有的农民甚至打着火把跑10多里路来上学。这一切让原本闭塞冷清的乡村,从此充满生机。尽管师生生活很艰苦,却充满团结互助、民主自由的气息,大家越干越起劲,越学越有兴趣。
地方上对于办这所学校也颇有好感。学校由金妈妈任董事长,王兰骏任校长。他们邀请当地一些头面人物参加董事会,其中有朝阳法学院毕业生、律师、县参议员王镜明,川东师范毕业生、江北县督学王润民,由南方局介绍的黄友凡(黄颂文)任教务主任。不过,王兰骏这个“大绅粮”的子弟,又是大学生,为什么不在城市做官发财,却回到山旮旯来办小学?乡亲们难免猜疑,私下议论纷纷。于是王兰骏就到处讲,这是完成父亲的遗愿,父亲做生意挣下不少家产,生前早想在家乡办所学校,造福乡梓,报答父老乡亲。这个说法合情合理,渐渐地也就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
张黎群还在这里组织了2个农村工作组,要求把学校办得适合当地需要,实实在在办成一所好学校。并要求做好地方上的统战工作,校内合理分工,团结一致。不以学校名义做秘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开展农村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这一个时期,青年组还开展了许多工作。如处理特务枪杀电力工人胡世合事件,在王若飞领导下,由张黎群带领工人进行斗争,取得胜利,最后蒋介石批准枪毙特务分子田凯。另外,5月下旬,张黎群又接受了更紧急的任务,动员青年到中原解放区。于是,有些原来准备下农村的人去了解放区,就连已经下了农村的也有人去了解放区。
据张黎群统计,这10个月来下农村的地点和人数共计31个、136人。这136个人,张黎群可以写出近100人的名字。从政治上看,绝大多数是进步青年,也有失掉关系的共产党员,还有几个人在国民党内干过工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以说青年组在农村的“据点”绝大部分是巩固的,农村工作有发展前途。尽管有些地方还不巩固,有些青年人还不安心,但只要想办法使他们站得住,工作前途是肯定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对革命向往的青年,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国应该走哪条路。
张黎群通过对农村工作的初步检查,也发现一些问题:救亡作风的残余没有克服。如岳池新三中学办壁报、搞学生自治会、班会、合作社等,结果引起人们怀疑;涪陵组织了一个球队取名“石火”;西充育英中学的教员替老百姓割稻以及在公开场合号召学生组织起来。
工作不深入。如在石船乡的工作,只局限在校内,没有与农户发生关系。这种现象比较多。
热情高,办法少。有一个大学生、一个小学教员要求去当雇农。如何做,却考虑得少。
这些问题产生在调整适应期间是难免的,都需要研究解决。对于今后的工作,张黎群认为:第一,要建立一个领导机构,专门管农村工作。这是关系到100多人的组织,应当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必须掌握一批骨干,有计划地提高他们。还要培养一批作为骨干;第二,是切实审查和研究几个“中心据点”。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江北、綦江、巫溪这几个“据点”是比较有前途的,应该派专人去一趟,帮助他们研究环境、审查人员,使他们在政治上、工作上、组织上巩固起来;第三,注意“据点”的调整与巩固。根据情况确定有些“据点”是否要撤退。普遍审查各“据点”人员,做一些必要的调整。根据目前形势布置各“据点”工作。
1946年,王兰骏把莲华小学升级为中学,并于同年入党,到重庆市区工作。1948年4月,王兰骏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先被特务关押在重庆市区老街32号的行辕二处,后来被列入重大案情的政治犯,转囚到歌乐山下白公馆监狱。1949年10月28日,年仅28岁的王兰骏与陈然等10位革命志士,在重庆大坪刑场英勇就义。囚车经过市区时,上万市民伫立在街道两旁默默相送,多少人悄悄地流泪,同时也受到志士们的歌声和呼声的启发与鼓舞。
后来,南方局青年组把输送知识青年到解放区的重任交给了张黎群,他走上了新的征途。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韩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