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5-09-10王建敏
王建敏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新的智力观对小学语文教育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多元价值观的树立。多元智力理论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更是其实践性和可行性。多元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观、教学观促使了学生各方面全面不断发展,在语文教育方面尤其重要。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语文教育 学生观 教学观
在中国古代,教育先贤孔子就倡导“因材施教”,在现代,美国哈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两者其实强调同一个意思,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智力水平的差异就导致个人能力的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智力水平的差异就要求老师在教育的时候采取因材施教、多元教育的方法,使得每个人都能挖掘自己的长处,填补自己的短处。加德纳突破传统智力划分模式,在加德纳看来人智力是多元的、有差异的、发展的。具体说来有七种智力,而个体身上都相对独立的存在这七种智力,这构成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加德纳教授在后来又加上的其他一些智力,如存在智力,我们仅仅从这起方面来考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然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相应地就被大家忽略。然而母语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到语文智力同等重要,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我们应看到其他智力需要同等重要的关注。这七种智力具体来说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
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生观
(一)智力的多元性性与全面看待学生。
从多元智力很容易看到,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小学生即青少年智力发展特点要求语文老师做到全面看待学生,不能唯分数论。
(二)个体智力的独特性与发现学生。
先天的基因和后天家庭教育的原因,导致个体智力的差异和不平衡。因此,每个个体都有他的优势和劣势,这就形成五彩缤纷的人格特征。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独特的,独特的智力组合形成独特的智力类型,而为独特的智力组合又形成独特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和语文感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更多地发现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
(三)智能的发展性与引导学生。
每个人都有智力强项和弱项,而弱项智力通过进一步培养是可以得到加强的。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堂、变化教学设计,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形式等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发展优势,弥补弱势,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智力。当我们认识了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智力,比如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独自阅读能力很强,在阅读上很轻松,就可以多给他鼓励和指导,让他更有信心地发展下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智力的平等性与尊重学生。
人的智力有很多种类型。我们应当看到在教学中当采用欣赏的眼光积极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所谓的“差”生,也不存在智力的高低,只是由于智力的差异而形成个体认知类型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而成为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教师的态度应该做出转变,由“学生的考试分数有多高”向“学生哪方面的语文感觉好,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转变,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都是有潜力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和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并给学生提出在语文能力发展上的建议。
二、小学生智力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忆逐渐增强。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忆常占优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无意识记忆获取知识的,常常凭借兴趣记住一些事物,对不感兴趣而要求记住的东西,记忆的效率较低,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不能只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必须学习一些不一定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有意识记忆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小学生在记忆的目的性上,比学前儿童有了较高的自觉性,但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完全具有意义记忆的能力,因为还缺乏知识经验,难以找出材料的内部联系。他们的语言虽有发展,但还不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所记忆的材料内容,对意义记忆的方法很生疏,不善于进行分类和对比。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经验的积累,理解能力的增强,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从知识本身寻找联系,进行意义记忆。小学生年级越高,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记忆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随着年龄长大,小学生的记忆方法便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
(二)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仍以无意想象为主,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表象的增多,到了中高年级,有意想象的成分大大增加,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想象。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与现实不符合,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现象。
3.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随着经验的逐渐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想象的创造成分随之增加,想象的内容更细致、丰富,并且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初步具有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语文教学
基于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特点,多元智力理论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的教授上,而应该从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语文课堂应当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智力体验。如在教学课文《小马过河》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小马过河的过程,以动漫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限也无限,给他们一个平台,也许他们会给老师展现不一样的结果。可以在播放视频的中间暂停,让学生先想象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情节,经过讨论后,老师再展示给学生故事的情节,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又让学生有想象的基础。
(二)多种形式的表现。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个体智力是多元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表现自己。1.朗读、朗诵。朗读和朗诵是学习语文比较基础的部分,也是为大家熟知的,语文课堂是很活跃的,语文的课堂是文字的世界,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诗词歌赋,从中获取知识,获得很多乐趣。2.综合性表演。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其他的学科和语文的相关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在学生的自我表现环节学生也能更多地联系生活,多元智力理论就是一个视野开阔性的智力理论。比如之前提到的《小马过河》一课,老师可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各个角色,经过适当排练,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理解课文,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的理论邀请,使不同的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老师能够放下身段,在表演中扮演角色,让学生觉得老师与生同乐,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三)创造性活动。
多元智力理论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把创造力作为人智力的核心,而创造力恰恰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探索阅读与语文、即兴创造和实践。1.探索阅读与语文方面,可以让学生畅游语言文学的海洋,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汲取美妙的知识。2.即兴创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诗歌、散文的创造,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3.实践,小学语文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堂的过程就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演讲比赛、作文大赛和书法比赛等。
四、结语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母语教育任重而道远。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多元智能是实践检验的理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母语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传承民族文化。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的内容,分析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论述了多元智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很多方面并不全面,还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1983.
[2]加德纳.多元智能:7种只能改变命运,2003.
[3]刘瑞波.多元智能与教师,2009.
[4]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探索,2011.